納海愁腸百結問道:“現在布置在城頭的人如何應對?漢軍炮手、抬槍手有沒有準備還擊,他們有幾人被明軍打死。”
那個拔什庫道:“漢軍詭得很,發現明軍放銃早就躲得遠遠的,一個也沒死。”
納海陰惻惻道:“躲得遠遠的?他們敢擅離職守?不怕軍法無情嗎?”
“漢軍沒有離開城頭,他們主要是會躲,而且伸頭探查之時恰到好處,沒有被明軍火銃打著。”
聽到此處所有的建奴官佐眼睛都亮了起來,納海道:“漢軍依舊在城頭堅守卻沒有被明軍偷襲,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我們八旗子弟難道不會學著點?”
後金軍的將佐們總算沒白商量,學習如何躲避明軍放銃偷襲的命令下達全軍,漢軍還把經驗彙總進行示範。
沒多久打冷槍的“紅旗軍”狙擊手就覺得敵人變得狡猾了,他們基本上不在城頭巡邏,不時有腦袋在不同位置出現快速看城外一眼又立刻縮回去,被打中的概率極低。
剛開始的一一夜狙殺效果明顯,接下來兩就差強人意了,被擊斃的建奴越來越少。
建奴學乖了,他們居然學著漢軍在地上爬行,由於垛口之間還有接近二尺高的城牆,後金軍在金州城頭馬道上爬行很安全,狙擊手根本看不到目標。
建奴猛然冒頭探查城外動靜之時,狙擊手往往來不及瞄準,隻能倉促間憑借手感打出米尼彈,成功率極低。
宋鵬飛沒指望靠打冷槍取得決定性勝利,他通過用千裏鏡觀察,發現金州城裏的後金軍已經被搞得精神緊張,決定再給他們加一些恐懼感。
明軍圍困金州的工程已經由接近三萬軍民施工了半個多月,周圍十餘裏壕塹網已經形成,能夠較好的抵禦騎兵奔襲。
大部分民工已經去修建狼窩堡到金州之間的大馬路,在離大馬路不遠的北側會挖通一條大河,連接到金州城外的壕塹網。
以後這道河流會在沒有冰凍三尺的情況下發揮出防禦建奴騎兵突擊的作用,會成為狼窩堡和金州的第一道屏障。
有了大馬路可以靈活調動兵力,有了大河阻擋敵軍騎兵,最起碼在可以耕種和收獲的日子裏能夠防範建奴的突襲襲擊,較好的保障屯民的安全。
等到開挖的人工河凍得可以打馬而過之時,田間地頭早就沒有了農活,屯民會集中到金州衛、狼窩堡和根據地理情況在兩個堡壘之間修建的幾個型要塞裏過冬,即便建奴打入金州屯區破壞力也有限。
但是狼窩堡長期有“紅旗軍”騎兵和火器部隊輪值,這些熱情被黃漢點燃的軍人再也不是大部分明軍麻木不仁的做派,他們發現建奴殺來了會想方設法進行攻擊,最後的結果一定是建奴得不償失。
明軍的金州營地固若金湯,再也用不著擔心暴露炮兵陣地後導致建奴不顧傷亡全軍出動奪走大炮,因為有了壕塹往隔阻,後金軍已經不具備突入炮兵陣地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