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軍有了戰車結陣來減緩建奴騎兵衝擊確實讓兵丁們在心理上安定不少,隻要陣型不亂建奴真的不太好下口,因此張春自認為有一戰之力,有對抗建奴主力的心理準備。
崇禎四年八月十二日,方正化、李若璉帶著三千營和錦衣衛不足五百人馬由津衛水營送達旅順口。
三千營也就是神樞營是相當牛掰的京營,官佐都是大有來頭的,錦衣衛更是子親軍。
見到這些祖宗津衛指揮使哪敢怠慢,不僅僅派出最好的戰船、運輸船,還親自帶領麾下大多數千戶官以上級官佐一路陪同。
黃龍守約竭力經營旅順口,他和金聲、沈世魁、尚可義等等早在七月中旬就帶著一大半皮島人馬來到這裏布防,加固城池儲備糧食一直都在緊鑼密鼓進行中。
此時見到了使還見到了前所未有的頒旨陣容,黃龍、金聲等等都覺得不對勁。
聖子十分重視反攻南四衛,派來了禦馬監大太監方正化和錦衣衛僉事李若璉,他們帶來了三千營和錦衣衛精銳騎兵四百餘,這是個什麼意思?他們是真的來戰場廝殺嗎?
恐怕未必盡然,他們有可能是以督戰為主要目的,有五百騎兵壓陣,確實能夠讓琢磨著調頭逃跑的兵痞收了心思。
金聲一腔熱血,見子如此重視此次反攻南四衛興奮莫名,他當然不介意有錦衣衛和神樞營騎兵來督戰。
黃龍也沒什麼好的,他畢竟是待罪留職,能夠有機會帶兵建功善莫大焉,哪裏會在意子是不是根本不信任東江鎮人馬。
方正化和李若璉在原旅順副將行轅召集在此駐防的百戶官以上級官佐議事。
他們現在也深刻領悟了臣不密失其身的道理,在帶著人馬登陸旅順口的當就傳達命令此地戒嚴準進不準出,每一艘需要離開的船舶必須得到放行公文和錦衣衛上船檢查後才能夠離港。
來時方正化他們在津衛停留了一做出海準備,津衛指揮使和一些文官武將送了不少孝敬。
方正化和李若璉存了上戰場拚命的心思,哪裏會在意黃白之物,他們全部換成了米麵、菜油、酒和熏肉、火腿之類的食物帶來了旅順口。
召集百戶官以上級官佐議事也是宴請大家喝酒吃肉,李若璉和方正化知道馬上就得用東江鎮人馬去跟建奴拚命,此時當然不拿架子,跟將佐們推杯換盞喝得熱鬧。
多少年了,東江鎮貌似已經被聖子遺忘,今不僅僅來了使,還來了許多錦衣衛,而且這些人跟記憶中的截然不同,不僅僅好言好語還請大家喝酒,許多東江鎮下級官佐真的感動得落淚。
他們思念毛文龍大帥,哀歎這些年的不公正待遇,他們也想堂堂正正做人,也想為國殺敵不惜馬革裹屍,幾杯酒下肚一個個豪情萬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