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有德帶著人馬出海轉了十幾又回到了登州。
他們回稟巡撫大人,靠近耀州的海麵上風高浪急船舶無法靠岸,他們人馬太多,攜帶的淡水告罄無法等待氣好轉,因此回來了。
孫元化還在期待自己製定異想開的計劃取得成功轟動朝廷呢,誰知最後的結果是興師動眾空耗錢糧。
海路走不通奈若何?沒轍,兵部催得緊,讓孔有德帶著人馬走陸路經過山海關北上吧!
娘的,不去不行啊!孔有德見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隻能磨磨蹭蹭再次上路了。
孫元化這一次為了孔有德能夠及時趕到大淩河戰場,沒有派遣步兵,派出了一千餘騎兵。
可是幾乎跟登萊人馬同時出海的“紅旗軍”人馬就沒見著遼海風高浪急,隻覺得秋高氣爽。
“滄海笑,滔滔兩岸潮,浮沉隨浪記今朝,蒼笑,紛紛世上潮,明軍會勝出我知曉……”黃漢親自高歌一曲改動歌詞的滄海一聲笑。
沒多久就是萬人同歌,在嘹亮的軍歌聲中,一萬好漢雄赳赳氣昂昂跨海殺奔遼南……
接近到了事先多次偵察的海域,黃漢無視這裏有一個叫做望海墩的烽火台,也沒有派人事先上岸奪取,直接指揮戰船靠岸人馬登陸。
石質的望海墩不是後金軍修建,而是原大明南四衛的防禦體係的城堡之一,以前應該是一個旗駐防,發現敵情夜晚舉火白燃狼煙,由於這裏的位置比較重要,因此後金軍也在望海墩駐守了十人。
望海墩的後金守軍見明軍來了幾十艘戰船正在靠岸,其中還有根本沒見過的大船十幾艘,他們哪裏敢有任何動作,匆匆忙忙把墩堡裏的狼煙全部點燃後牽出戰馬逃之夭夭。
“紅旗軍”工兵營率先登陸建立臨時碼頭協助其他戰船卸載,黃可造和項成梁、劉在旗這段時間確實用了心,他們選擇的登陸點不錯,此處深度足夠而且水流平緩。
下船的騎兵立刻牽著戰馬在岸邊溜達緩解馬的情緒,隨軍勞役片刻時間就把望海墩收拾得井井有條,連石質的井都衝刷得幹幹淨淨後邀請家主入住。
黃漢以這個堡壘為灘頭陣地指揮所,以此為中興修建可以短期堅守的牢固營寨,外圍掘戰壕防止建奴騎兵衝擊,戰壕外布置拒馬、鹿砦遏製馬速,戰壕內用砍下的大樹搭建一丈餘高度的寨牆。
營寨緊靠登陸的臨時碼頭,海上有戰船十幾艘,其中有七艘老閘船型的新戰艦,擁有火炮達到上百門,後金軍妄圖拿下這裏不死幾千人恐怕根本做不到。
是否放棄這裏主動權在“紅旗軍”,發現能夠大量消耗建奴的兵力就在岸上跟他們死磕,發現敵人太多頂不住之時大可以上船退出一箭之地,然後用火炮、抬槍、米尼槍跟後金軍交流。
曾國藩的用兵之道黃漢還是比較欣賞的,結硬寨打呆仗是最穩妥的法門,“紅旗軍”上上下下齊動手,沒多久一個堅固的營寨就初具規模。
步兵車陣能夠較好的對抗騎兵衝擊已經在去年經曆過戰場檢驗,現在“紅旗軍”的步兵和勞役都知道獨輪車的重要性,這一次帶來了有足一千五百輛獨輪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