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幾大百人打了預防針,感到輕度不適的人不超過兩成,已經過了四五沒有人因為打預防針真的病倒,由此可見安全性完全沒問題。
李中樺三人都是當代名醫當然意識到從今往後他們有了花免疫力,激動興奮之餘就想著讓更多人免受花的荼毒。
他們三人達成共識,所有人的牛痘都種在左臂外側,這樣就能夠檢查出種的痘是否成功,也能分辯出沒有種痘之人。
如何采集痘苗也比較簡單,他們親自帶著徒弟和少年學兵用刀擠牛痘的膿液用瓷器保存即可。
有李中樺和李中梓、吳有性三個名醫負責給方圓八十裏的軍民打預防針,當然用不著黃漢再操心,種牛痘畢竟是一個完全成熟的預防手段。
況且黃漢根本不會在這件事上牟利,所有的費用都是朝廷承擔,不足部分黃漢掏銀子補貼,給老百姓打預防針完全免費。
這裏沒有利益,因此應該不會有漢人來偷窺疫苗的秘密,名聲傳播出去後,來偷學秘技的十之八九應該是敵人。
為了盡可能延長保密期,李中梓兄弟和吳有性給少年和徒弟上課之時都在不遺餘力提醒他們提高警惕,防止這個活民百萬的秘技被外邦獲得。
黃漢把精力投入到了練兵、開金手指讓適合在當代技術條件下出現的技術提前問世。
“虎穴”城兵工廠是禁地閑人莫入,隨著時間推移,已經工種細分的工人們操作越來越規範,動作也越來越熟練,工作效率自然大幅提升,產品合格率也節節攀升。
去年底又增加了許多鐵匠大師傅進行生產,如今鳥銃的月產量已經超過五百支。
正月裏黃漢親自來檢查了燧發槍的研發結果,在黃漢的指點下,十幾個鐵匠大師傅共同打製出的樣槍已經有了十幾支,他們挑選了三支最滿意的作品讓家主點評。
黃漢裝填打放後又讓宋鵬飛和趙坤試試手,最後共同定下了以後的裝備“紅旗軍”鳥銃手的燧發槍製式。
在漫長繁雜的燧發槍曆史中,查爾維爾滑膛槍是一朵璀璨的金星,黃漢開金手指讓大工匠們研發的就是這種槍型。
此槍重量九斤,長度足一步也就是一米五出頭,口徑為十七點八毫米,也就是半寸有餘。
介於火繩滑膛槍的發火率遠遠高於燧發滑膛槍,也因為燧發槍剛剛定型還需要進一步升級和完善。
現在的生產控製在月產一百五十支左右,因此黃漢在給部隊裝備燧發槍之時暫時不淘汰鳥銃,依舊準備采取混搭的軍陣迎敵。
鐵匠頭子沈存力帶著一百多從青城解救的鐵匠進入了“虎穴”城兵工廠,很快他就由於手藝好、識字得到了提拔,現在已經是燧發槍研發的二號人物。
黃漢召集了兵工廠的二十幾個大師傅開新產品研發會議,其中有楊老實和他的兒子楊大錘,有沈存力,還有從京師挖牆腳搞來的十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