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明白了趙坤的講敘,婁允和劉全等等都暢快無比,人人推杯換盞喝得高興。
這時營地裏歌聲不絕於耳,原來在其他蒙古包或者大帳篷裏喝酒的撫標營騎兵都在學唱一剪梅,有歌唱賦的兵丁已經朗朗上口。
劉全問道:“趙大人,外麵兄弟們唱的曲調真好聽,敢問是不是黃大人的新作?”
趙坤也算半個文人,他傲然道:“此曲正是恩師帶兵出關之時,見大草原千裏冰封白雪皚皚,有感而發脫口而出,沒多久咱們就都學會了。
劉全拍馬屁道:“好詞、好曲、好意境,黃將軍真乃大才!”
劉之綸畢竟是士大夫出身,他的心腹家丁也有些文化,話文鄒鄒。
婁允忽然嚎了一嗓子:“雪花飄飄北風蕭蕭,地一片蒼茫。”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接著道:“這些風雪直接導致錦衣衛有一半人望而卻步啊!”
張超笑道:“大人別遺憾了,有咱們這些兄弟死心塌地跟著呢!”
有了幾分酒意的劉合文鄒鄒道:“總在最冷枝頭綻放,也總會有人在最後關頭放棄機會,哈哈,這才是此曲意境啊!”
……
一個半時辰過後,酒足肉飽的四百餘騎兵終於住進了溫暖的蒙古包舒舒服服睡大覺……
第二,渴望建功、希望發財的錦衣衛和撫標營都急不可耐,他們居然早早集合吃早飯沒等亮就摸黑上路。
劉合知道家主望眼欲穿,派遣了一個旗人馬回大安口報捷。
氣惡孽使得“紅旗軍”行動不便,更加會使得逃亡的喀喇沁人影響速度,也會使得可能來馳援的後金軍放棄行動。
黃漢有青城可憑,有酒、有肉、有糧食還有人手,他不著急撤退依舊派遣騎兵每出外搜索蒙古包。
搶劫真的是最來得快的生財之道,原來喀喇沁韃子窮得狠,現在大不同,騎兵們每襲擊一個聚居區都會得到金銀財寶得到大量牛羊馬匹無一例外。
現在鐵匠沈存力有了新任務,他組織了五百韃子男女和五百漢人青壯在殺羊剝皮,每有兩三萬隻肥羊被屠宰。
羊群是草原民族生息繁衍的希望,平均一個韃子恐怕擁有五十隻羊都不止。
漢人生活用不著羊群,留著這些活的東西還得費草料,因此殺光活羊裝車運走是必由之路。
這裏的許多羊都是牧民們刻意留下的最健康、最青壯的種養,可惜漢人不懂這個,全部變成了羊肉。
沒有了種羊,幸存的牧民想要從頭再來不知還花費多少寒暑?
這跟漢人農民恢複生產截然不同,漢人有一袋種子糧一季不定就能夠種出遭受破壞前的糧食產量。
牧民家裏原來有二百隻羊,被洗劫一空後即便買來三兩隻羊做種,要恢複到原來的水平恐怕三五年都達不到。
對待北方大草原的漢人宿敵,黃漢沒有一絲同情心,韃子可以入關打草穀,“紅旗軍”可以殺人大草原割羊肉。
韃子不是很能跑嗎?沒關係,“紅旗軍”已經不介意輕騎兵落荒而逃,為了減少傷亡放棄了窮追不舍,現在大家都做到了打下一個部落連一隻羊、一碗糧食都不會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