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認了大金國做主子,卓爾畢和布爾噶都戴青這兩個台吉聯手在喀喇沁草原混得風生水起。
在建奴刻意幫扶下,在他和卓爾畢的聯軍攻伐下,整個喀喇沁大部落都以他們馬首是瞻,他們成為了喀喇沁數一數二的大台吉。
誰知剛剛追隨大金主子入關搶了大明,過上了衣食無憂喝美酒、睡美嬌娘的好日子沒幾,那支連大金軍都深惡痛絕的“紅旗軍”就殺來喀喇沁青城報複。
布爾噶都無計可施失落無比,他何嚐不知其他大台吉暗流湧動,隻不過此時無法跟這些人計較罷了。
他在青城最好的蒙古包裏借酒澆愁,接下來又是借酒亂性,兩個伺候的漢人少女被這個心情極度沮喪影響了**的死變態差一點折磨死。
青城裏也有不少夯土、磚瓦、木料搭建的永久性房屋,但是沒有宏偉的宮殿建築群,喀喇沁台吉們喜歡也習慣住蒙古包,因此城裏許多大蒙古包都是喀喇沁貴族擁有。
第一個高調表態服從布爾噶都領導的台吉哥窩台是個兩麵三刀的人,他剛剛來到自己的部落就宣布緊急集合。
哥窩台毫不忌諱什麼,把卓爾畢大台吉吃了明軍的大虧不僅僅丟了兩千餘精銳,連自己都搭進去了的軍情公之於眾。
聽到這個壞消息,韃子們頓時炸了鍋,當然沒有人替卓爾畢惋惜,一個個都緊張地追問自家台吉接下來咱們怎麼辦。
哥窩台大聲宣布:“跑,往北跑,不能在這裏陪葬。”
得到明確答複,這個部落裏頓時忙開了,他們整頓人馬拆蒙古包趁著月色好連夜往北而去。
青城畢竟不大,蒙古部落的家當和牛羊太多,所有的部落全部進城根本不現實。
哥窩台的部落不是青城的常住人口,他們根本沒有進入城池,而是緊靠著夯土城牆圈了一大塊地盤搭建蒙古包過冬。
基本上沒有進城的大台吉都不是嫡係,此時見異思遷在所難免,況且喀喇沁的權力機構幾乎沒有什麼管理模式,部落之間其實是一種鬆散的合作關係。
部落為了保平安必須抱緊大部落的大腿,要抱大腿當然不可能免費,獻出牛羊、馬匹和女人等等作為進貢必不可少。相當於主動低頭讓大部落的台吉剝削。
現在情況有些微妙,很明顯,喀喇沁曾經的統治者不行了,這個大腿抱了已經毫無用處,翻臉比翻書還快的韃子們紛紛回到自己的直係部落打點行裝準備逃離青城這個是非之地。
他們不傻選擇跳出圈外觀望,大台吉和酋長們都知道實力壓倒一切,隻要自己手上有人馬,即便布爾噶都打敗了明軍,或者明軍根本沒有來奪取青城的意圖也不打緊。
無論哪個台吉需要統治喀喇沁都必須拉攏手裏有人馬的其他台吉。
青城此時貌似麵臨樹倒猢猻散的困境,許多人家哭聲一片,旦夕禍福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