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崇禎厚此薄彼,而是他左右為難,孫督師旗幟鮮明要求查明永平先登存在的貓膩,矛頭直指黃漢。
孫承宗言下之意,此子梟雄苗頭以現,如果聖子重用此人漢末的曹操就會出現大明版。
崇禎認為孫承宗危言聳聽,內心裏根本不以為然,他少年得誌心高氣傲,自認為即便黃漢乃是曹操般的梟雄又如何?他文韜武略哪裏是懦弱的漢獻帝可以相提並論?
可是少年子不能讓老而彌堅的孫師傅過於失了臉麵,因此來了個拖字決,把“紅旗軍”的封賞暫時擱置了。
閣老徐光啟此時公然陳奏“紅旗軍”封賞事宜,皇帝心裏其實很高興,他想著順水推舟提拔黃漢父子,目的就是希望出現一支強軍能夠跟關寧軍分庭抗禮。
隻可惜重臣徐光啟出麵為黃漢鳴不平,朝堂之上沒有文官武將附議,崇禎覺得有些遺憾。
他隻得故意問道:“愛卿在永平三個月,據傳聞黃漢跟愛卿形影不離,愛卿還把黃漢納入門牆,愛卿高風亮節自然慧眼獨具,朕隻是好奇愛卿如何瞧上了那武夫?”
徐光啟很嚴肅道:“啟稟陛下,黃漢乃是文武全才而且德才兼備。老臣請旨去永平賑濟災民,帶去了幾大車馬鈴薯和甘薯秧苗,可是百姓愚昧無人願意試種。
老臣正束手無策之時,黃漢挺身而出,他不僅僅成功推廣了這兩樣高產農作物還拿出幾萬兩銀子做定金承諾包銷農民的所有產出。”
崇禎讚歎道:“不錯、不錯,黃漢此舉可圈可點,確實有功。”
徐光啟接著道:“老臣見此子做事幹脆頗有能力,因此在鄭藩台麵前舉薦他主導安置流民。
那段日子,黃漢和老夫成混跡與流民之中,老臣親眼見證黃漢如何想方設法讓老百姓生產自救,兩個多月時間十幾萬流民沒有一人因為饑餓而死,黃漢功不可沒。”
崇禎道:“黃漢確實有功於社稷,朕……”
皇帝正準備金口玉言授意內閣給黃漢加官進爵,誰知有人截胡,一個給事中出班奏道:“陛下,臣彈劾永平守備黃漢貪贓枉法草菅人命。”
隨即又有幾個禦史給事中出班彈劾,內容也是黃漢膽大妄為,居然擅自逮拿士大夫並且抄家,這些士大夫失了氣節曾經投降建奴死有餘辜,可是黃漢居然把查抄的大部分金銀和田畝都私吞了。
這些彈劾殺傷力巨大,雖然沒有逮著黃漢貪贓枉法的真憑實據,但是禦史、給事中可以聞風奏事,崇禎皇帝一下子被攸攸之口堵住了。
這時孫承宗奏道:“陛下,黃守備如此年輕卻膽大包,據年初之時他隻不過是一個百戶官,那時他就敢主持私分繳獲高達四十萬兩白銀,在永平的所作所為老臣認為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請陛下徹查。”
徐光啟聽到這些彈劾心裏咯噔一下,他乃是高智商,一下子就想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