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至少比曆史上的第一次入關多死了一千五百披甲人、兩千旗丁和包衣,韃子也應該多損失一兩千人馬。
由於“紅旗軍”連續作戰,現在因為負傷需要休養的騎兵和步兵不連已經殘疾無法歸隊的有三百餘人。
在戰場上流過血的老兵都是寶貝,這些人一旦傷愈歸隊無一例外都能夠得到提拔。
有二三百跟建奴死磕流過血的老兵作為軍官底子,從隨軍勞役中挑選千把人成軍,這支隊伍隻要訓練半年戰鬥力就會超過明軍普通邊軍。
黃漢已經在兩千上過戰場的勞役中選拔戰士,會槍棒會騎馬的優先選拔為騎兵,已經補充了五百人在憨子、楊大年、袁思明帶領下進行訓練。
由於騎兵待遇好,原步兵中也有許多人接受挑選準備升級為騎兵。
最後有兩三成騎術相對好一些步兵的入選,其中有二百原步弓手,他們接下來會每勤練騎射,這些有基礎的老兵訓練一年半載應該能夠騎戰。
相對於招募騎兵,招收步兵就容易多了,現在也有五百人在接受宋鵬飛的訓練。
這些人中有一百人訓練鳥銃,二百人練習白蠟杆長槍,有一百人是獵戶出身會射箭,因此作為步弓手參加訓練,還有一百人訓練刀盾,他們大多數是會家子有武藝。
一千隨軍勞役人得以轉正,成為步兵的將要拿到一兩五錢銀子的月餉外加五鬥麥子的本色,騎兵的待遇還要高一些,他們多拿五錢銀子一個月。
“紅旗軍”的如此舉動讓隨軍勞役人人看到了希望,雖然他們現在每人每月隻能掙六錢銀子五鬥雜糧本色,但是由於有奔頭,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都想著下一次參戰之時能夠立功轉正。
介於主將言出如山,太多有兩下子的會家子爭先恐後要求成為“紅旗軍”隨軍勞役,大家都知道這其實就是預備兵,都是按月足額發放月餉和本色,雖然不多但是已經比關內明軍到手的錢糧隻多不少。
關內明軍的待遇很低,明麵上是一兩銀子折色加五鬥雜糧本色一個月,可是由於層層克扣,兵丁們能夠到手一半就謝謝地了,即便如此還屢屢欠著,今年能夠把去年的餉銀拿到手就算萬幸。
因此大明經常發生兵丁聚眾鬧餉的騷亂,一個處置不當,就有可能導致原本屬於大明的武裝嘯聚山林成為了朝廷需要剿殺的流寇、山賊。
一正一反,大明朝廷會造成多少損失?可是大明文恬武嬉沒人會理會在貧困線掙紮的升鬥民和基層士卒,最後大明的滅亡其實真的屬於自毀江山。
“紅旗軍”的名聲打出去了,導致京畿之地的熱血男兒趨之若鶩,不安心土裏刨食的漢子都來碰碰運氣,黃漢不僅僅收留了兩千壯漢,還再次刻意留下了五百十三到十五歲的戰爭孤兒。
加上原有的一百少年學兵,少年火器部隊總人數達到六百,這些孩子都是預備鳥銃手,人人都要學習文化,接受民族主義熏陶。
京畿之地有人口數百萬,大多數人已經得知“紅旗軍”招兵條件苛刻,自認為有兩下子的漢子才會尋覓機會爭取成為“紅旗軍”正兵,剛剛招收的兩千壯漢中應該有不少具備騎射技藝的會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