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附攻城的準備工作早就完成,隨軍雜役扛著雲梯搭上城牆,“紅旗軍”刀盾手步兵開始舉著皮盾口裏銜著短刀登城。
一部分步兵推著兩架破城錐來到城門洞,懸掛著的一頭包著鋼鐵的巨木一下一下撞擊著城門。
攻城流程都是這些“紅旗軍”演練多次的科目,包括卸載獨輪車,組裝兩架破門錐。
每一個戰士和隨軍勞力都知道自己應該出現在什麼位置,做什麼。
兩架破城錐構造簡單,就是由木製的十二個輪子支起和三排三腳支架,內部懸掛著一根巨大的原木,大約四百餘斤,長度足四步,撞擊端包著一個尖狀鐵頭。
外圍有牛皮和塗了桐油的厚布遮蓋,足以防備箭矢直射,原木在內部前後擺動,往城牆或城門撞上擊。
在撞上城牆之後,木樁會擺動回來並再往城牆繼續衝撞,這種撞擊力可以破開由厚木板製造的城門甚至石頭壘砌的城牆,為大部隊打開一個可作攻擊的缺口。
每架破城錐組裝完成之時會在外麵蒙上一層棉被並且淋濕,這當然是防止敵人用火攻。
破城錐由二十個身強體壯的力量型步兵推著來到城門處,十二人齊心協力推撞杆上設計的十二個把手。
原木撞杆的自重加上十幾個漢子的推力,破城錐敲擊在城門上的力量何止千鈞,木頭的城門根本承受不住多次撞擊。
這些訓練的汗水沒有白流,“紅旗軍”發動攻擊太突然,簡直是一氣嗬成。
遠程攻擊完全覆蓋了城頭,後金軍根本沒有反擊的能力。
扛雲梯的一百二十隨軍雜役是從兩千人中挑選的身強體壯的猛人,他們都被告知隻要能夠在此次攻防戰中活下來,人人都能夠獲得轉正的待遇。
原本這些人都有了九死一生的覺悟,但是上了戰場他們不禁樂了,現如今的建奴怎麼就如此慫包?
他們怎的不知道用滾木、礌石、金汁、灰瓶、推杆招呼?如此輕鬆就來到了城牆根兒,這跟最近的訓練沒什麼兩樣啊?
見沒有遭遇什麼像樣的阻截,雲梯就搭上了城牆,刀盾手都興奮莫名,他們呐喊著手腳並用快速攀爬。
就在幾十個刀盾手踏上雲梯登上城頭砍翻了幾個已經被射成重傷的後金軍之時,被堵了一半的城門也被撞開了。
使用破城錐的大力士也沒想到這任務如此輕鬆就完成了,他們齊聲呐喊著再接再厲,兩架破城錐穿過甕城來到城門洞繼續撞入城的大門。
這道大門沒有外城的結實,眾人齊心協力猛推撞杆,三五下就把大門連門窩一起撞倒了,片刻功夫“紅旗軍”就殺入城池。
這時鄭國昌這一路人馬大多數還遠在二十裏外,唯有馬祥麟相信“紅旗軍”的戰鬥力,率領二百幾十騎兵緊緊跟著,此時都在嚴陣以待。
馬超見到了“紅旗軍”如此井然有序的攻城步驟早就讚歎不已,此時發現效率還如此之高簡直是目瞪口呆。
他隻來得及對黃漢了一句:“今哥哥得以建功欠你一個大人情。”就帶著騎兵衝入城池亂戰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