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活路(1 / 2)

劉之綸在確認後金軍主力北歸後即刻解散了遵化城裏的老百姓。

因為他家就是世代務農,他從就幫著父兄幹農活,還曾經打柴賣貼補家用。

農時該有多麼重要這個草根出身的士大夫心知肚明,因此他遣散遵化老百姓,要求他們各自回家種地,沒幾遵化城裏就隻剩下了一部分原住民。

黃漢在接到聖旨的當就委托傳旨太監和護送使來遵化的錦衣衛總旗官婁允辦一件好事。

傳旨太監是熟人,曾經跟著方以化去過九裏台村。婁允是跟著李若璉留下參加襲擊後金軍運輸隊的校尉伍長,他就是因為那一次的功勞得以連升兩級當上了總旗官。

這二人見到黃漢熱絡得很,認真聽黃漢講了遵化最近發生的攻防戰,得知建奴居然驅趕老百姓意圖趁亂奪城,老百姓走慢一些都會被屠殺。

在遵化攻防戰最緊張的時候,文官劉之綸居然親自上城牆參與守城,並且操作床弩射殺幾個敵軍,其中有一個建奴巴牙喇,明軍還把這具胸口被洞穿的白甲兵身體搶了回來。

黃漢委托婁允他們把這段時間收集到的二十幾級真奴、三十幾級韃子、一百幾十級旗丁首級帶回京師報捷,讓他們把劉之綸陣斬一級巴牙喇的事跡廣泛宣傳。

這乃是大好事,婁允當然一口答應,他保證十內京師肯定街談巷議遵化守軍甘冒風險救回幾千大明子民的事跡,劉侍郎的豐功偉績會傳遍京畿。

一直在陪著使的劉之綸見黃漢跟宦官和錦衣衛打交道遊刃有餘,還堂而皇之安排他們做事,心裏嘖嘖稱奇。他知道黃漢此舉是為了給他揚名,當然感激。

這就是官場,必須花花轎子人抬人,劉之綸如果自己報捷,以他士大夫的出身,哪裏好意思大談自己親手擊斃一個建奴白甲兵?

黃漢來主持報捷就截然不同,他不僅僅要大肆宣傳還要添油加醋,想必有了錦衣衛那些大嘴巴幫著吆喝,劉之綸勇於救民的光輝形象一定無比高大。

“紅旗軍”於四月九日從遵化開拔,鐵甲騎士已經有足八百人,騎馬步兵有一千一百,擁有戰馬挽馬兩千七百餘匹。

還有驢子、騾子、犍牛各三四百頭,馬車、牛車、獨輪車足一千八百架。

黃漢看上了劉之綸設計的抬槍獨輪車,厚著臉皮開口索要,劉之綸搞出這個大殺器還沒有能夠付諸實踐,現在先裝備“紅旗軍”想必不久就能夠經曆實戰。

劉之綸大大方方給了黃漢十五杆獨輪車載抬槍,並且囑咐黃漢在實戰中多進行觀察,看看有沒有更好的妙法子進行改進。

宋鵬飛主管新組建的火器部隊,現在有足兩個總旗的人馬,這一百一十二人無一例外做過原明軍銃手,玩抬槍跟完鳥銃大同異,上手快得很。

三月底,許多被“紅旗軍”解救的漢民得知“紅旗軍”管三餐還給二十文錢一收留隨軍勞役,他們都竭盡所能表現自己,希望得到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