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道:“漢人再也不能沉默了,現在已經到了必須拿命去拚的境地,那些敢去搶建奴屍體的漢子,以後肯定敢拿起武器為了妻兒而戰鬥。”
劉之綸覺得黃漢言之有理,他也大喝道:“好漢們去搶建奴屍體啊!本官以一級二十兩銀子給賞,多多益善。”
劉之綸的親兵立刻齊聲複述主將的命令道:“搶回一具甲兵屍體者賞二十兩紋銀。”緊接著城頭明軍都在重複這句話。
還有些人加了一句道:“大家千萬注意了,莫要忘了收繳建奴、韃子的腰牌。”
這時一百餘膽氣過人的漢子撿起地上遺留的武器,甚至於有人衝到二百步外撿到了皮盾護體,他們由於沒有盔甲成為負重動作比較麻利,四個人合作居然真的拉回來了那具白甲兵的屍體。
其餘人也沒有空手,他們倆人一組分別抓住一具建奴或者韃子屍體的腳往城牆根兒跑,一共拉回來了二十幾具。
城頭壯勞力的吊籃依舊在往城頭拉婦孺,“紅旗軍”要拉那些屍體可舍不得動用那些可以救老百姓命的吊籃。
他們扔下繩索讓城下的青壯栓住後金軍遺體的腰或者腳,兩個戰士一起用力,一級斬獲包括鎧甲就到手了。
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此時城下的漢子們都知道後金軍凶殘殺人不眨眼,縮頭也難免一刀,他們紛紛圍在吊籃邊,盡可能收集一些武器用以自衛。
沒多久後金軍就派遣了人馬來搶屍體,遵化城頭的火炮和抬槍依舊不緊不慢開火,爭取多造成敵人傷亡。
後金軍不傻,他們沒有自己來搶奪屍體,而是威逼著旗丁和包衣驅趕被裹挾的漢民來為一百幾十個韃子和建奴收屍。
黃漢發現了這個情況決定停止射擊,不能浪費寶貴的火藥射殺漢人老百姓,即便打到幾個旗丁也沒什麼意思,隻要後金軍不進入射程,明軍堅決不開火。
介於建奴始終保持三五千人馬在二裏外遊弋,“紅旗軍”隻能采取掩護壯勞力用一百左右的吊籃往城頭拉老百姓。
即便如此也把莽古爾泰刻意驅趕到遵化城下的老百姓救下了有七八成,總人數達到三千餘,其中一千大幾百人是青壯年男子。
黃漢為了穩妥起見,親自帶著宋鵬飛和趙坤等等幾十人對入城的老百姓再次甄別,最後隻有三十幾個男丁不清自己的身份,也找不到證明人。
這就有意思了,這些人都沒有被剃頭,身上也沒有穿鎧甲,也沒發現他們擁有武器,可是為何他們會是孤身一人,而且居然沒有同村人在被救的人群裏?
很明顯這些人中應該有不少是有問題的,黃漢隻能對他們道:“諸位不清來路未必就是建奴的探子,但是你們中間肯定存在敵軍奸細,為了遵化城池的安危,本官隻能對不起了。”
沒辦法,黃漢親自出馬就是為了盡可能不放過一個壞人不冤枉一個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