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好了分配比例,讓舍不得消耗騎兵和鐵甲家丁想保存實力的將領橫了心,他們不僅僅親自出馬還準備帶上所有的家丁。
因為黃漢鄭重其事宣布,唯有參與行動的將佐才有分潤結餘繳獲的權利,要是諸將龜縮在遵化隻派出家丁帶著騎兵參戰,這些人馬不算營頭隻算參與分配普賞的兵額。
這就意味著主將不參戰無論他派遣出屬於他麾下的多少騎兵參與奔襲,主將自己都分不到任何繳獲。
但是有一個人例外,黃漢明確表態劉之綸大人肩負著守衛遵化的重任,唯有他可以派出標兵營騎兵參戰並且算一個營伍參與分配繳獲。
如此這般布置,所有營頭的主將都要出馬參加奔襲,隻有文官劉之綸留守,諸將都放心劉之綸守城,沒有人有異議。
這樣安排乃是黃漢為了防微杜漸,主將的家丁驕縱,離開了主人其他人來管束不太容易。
黃漢的威望足以鎮住場子,沒有哪一個在遵化駐紮的騎兵會不買賬,但是他的事情太多,不可能麵麵俱到,因此本著管住主將達到管住全軍的目的來布置。
正月裏黃漢集中使用了劉之綸部的騎兵,他帶著一部分人馬走後,剩下的四百餘騎兵劉之綸就直接領導了,現在相當於他的標營人馬。
新官上任的標營主將吳應龍是劉之綸一手提攜,他對恩主劉之綸很恭敬,由於奪下的遵化城裏有馬有人,劉之綸標兵營的騎兵還擴充了不少人馬。
統計出兵數量之時,黃漢強調這一次是疾馳奔襲,必須是騎兵參戰。
騎術不過關、騎戰差強人意的新兵千萬不能跟著濫竽充數,萬一他們速度上不來還會堵塞狹窄的道路繼而影響整個出擊隊伍的效率罪過就大了。
諸將知道這不是裝樣子,而是真的去跟建奴拚命,整個隊伍的戰鬥力如何直接關係到大家的生死,沒有人不慎重,都表態帶出去的人馬肯定是一個蘿卜一個坑。
經過大家協商,初步達成各家出兵人數,馬世龍親自帶領鐵甲家丁和騎兵一共一千二百參戰,吳自勉帶領一千人馬,劉之綸派遣吳應龍帶領五百騎追隨黃漢。
八營將領有的出兵幾十有的出兵一百餘,一共湊齊七百人馬,他們能夠有如此多的家丁還是托黃漢帶領大家奪取遵化的福。
這些將領在遵化也繳獲了不少戰馬,手裏又有許多銀子,城裏又有幾萬老百姓,他們挑選有武力值擅長騎馬的漢子收做家丁或者騎兵當然水到渠成,因此這些將領的家丁多了不少。
預訂的出擊騎兵數量是四千整,也是為了分配繳獲時好計算些的緣故,八營將領的家丁和劉之綸的騎兵一共有了一千二百騎,加上馬世龍和吳自勉的騎兵,黃漢隻剩下六百騎的額度。
黃漢不在意這些,自己帶多少人自己看著辦,大不了超員部分自己給賞銀,犯不著跟諸多將領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