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漢需要人才也需要壯勞力,他馬上就應該再次升官,手裏有了本錢有了產業工人,大煉鋼鐵勢在必行。
在大明已經領先世界的煉鋼水平基礎上,繼續改進這個時代開放式的煉鐵爐提高熱效率。
開金手指讓風溫技術提前問世,隻要改進成封閉式煉鋼爐的溫度能夠超過一千五百度,使得鋼水由半晶體變成液體,得到的鋼鐵質量肯定會再上一個台階。
擁有了質量可靠的鋼鐵,鑄造出的火炮重量會減輕太多,打造出的鳥銃也會大大減少炸膛風險延長使用壽命,製造出全鋼板甲會減輕戰士們的負重,加強了防禦力。
總而言之,鋼鐵的質量和產量能夠扭轉一個國家的命運。
遵化城裏的老百姓見這位黃將軍收留匠戶,許多手藝人都來毛遂自薦,黃漢客客氣氣跟主動找來的工匠拉家常談談他們的擅長領域。
最後收下了五戶用祖傳手藝打磨玉佩加工珠寶的工匠,還收下了幾家燒磚窯、石灰窯的匠戶,收留了製作陶瓷、琉璃的匠人十幾戶。
這一次放心大膽收羅諸多人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發財了,不僅僅在沒有產出的情況下能夠養得起幾百人,還有了本錢投資煉鋼高爐和石灰窯、磚窯、琉璃、瓷窯。
其實大明的窯爐技術登峰造極,美輪美奐的瓷器聞名世界,隻不過陶瓷用窯沒有進一步延伸出玻璃窯而已,大明工匠的技術力量足夠,現如今就差一個的點撥,有了配方玻璃這個產品就會呼之欲出。
如果造出了玻璃,有加工玉石的工匠打磨,弄出光學玻璃僅僅是時間問題,緊接著離擁有望遠鏡就不會遠了。
兩軍對壘料敵預先何其重要?
黃漢的部隊能夠擁有八倍距的望遠鏡瞭望,視野會擴大十幾裏,敵人在十裏外就會被斥候發現,布置伏擊還是撤退就顯得從容許多,效率當然倍增。
黃漢估摸著後金軍的主力此時應該離開永平府往東去攻打撫寧縣城去了。
因為曆史上記載紅歹是親自出馬圍攻撫寧四都沒有打得下來,從此以後就如同被魔咒了,失去了入關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光環,接下來又在的昌黎縣城下碰了一鼻子灰。
有了兩座城成功頂住後金軍的進攻並且堅守住了,太多州城府縣被鼓舞,再也沒有城池不戰而降,連結寨自保的宗族武裝都敢跟建奴隔牆對峙。
後金軍貌似好日子一去不複返了,此時各地勤王軍也越聚越多,孫承宗已經趕到山海關,逃回寧遠的祖大壽接受老領導調遣,不日就會入關參與收複失地。
既然不想跟劉之綸部過多摻合,見好就收是首選,此時離開恰是時候,因為再晚三四恐怕想走也走不了。
過幾代善會帶著人馬殺到遵化,雖然不至於進行攻防戰,但是要出城恐怕就會遭遇後金軍圍追堵截。
黃漢不僅僅撈了不少人手,好東西也撈了不少,他牽了二百匹挽馬套上一百架大車,滿載著財貨出遵化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