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坐地分贓(2 / 2)

把一支爛部隊刺激得嗷嗷叫,居然打敗建奴奪下遵化城,讓所有人都得到了實惠,劉之綸部所有的明軍都對黃漢敬若神明,在黃漢遊下,被看上的騎兵有一半下定決心跟著黃漢闖下。

願意跟著黃漢的騎兵有幾個特征,首先是黃漢看上了他們的戰鬥技能,然後就是覺得這些人沒有過多兵痞特性,最後願意追隨黃漢的都是永平府和遼東人。

這不奇怪,遼東人在關內當個大頭兵無依無靠,能夠被武官收做家丁當然求之不得。

況且這位主將還是個能打敢拚足智多謀的猛將,還是個一諾千金的大丈夫,跟著這樣的家主,日後必定前程似錦。

永平府籍的騎兵當然更加願意給黃漢當家丁。

“親不親家鄉音,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道出漢人的鄉黨情結,這種關係是比較讓人有認同感的存在。

不願意跟著黃漢的也大有人在,他們都有各種理由,有的是因為老家在山西想勤王結束後回去,有的是想憑借斬首功升職當軍官不願意伺候人。

人各有誌無需強求,黃漢要的是團結一心的力量,絕不會搞牛不喝水強按頭的做派。

黃漢再次收下了四十幾個弓馬嫻熟的騎兵戰士做家丁,導致家丁隊人數達到一百零七人。

遵化城裏不僅僅錢糧物資堆積如山,人力資源也是極其豐富,畢竟建奴打下了超過十萬平方公裏的大明國土,洗劫了無數村莊、破了許多城鎮。

野蠻人認識到自己的短板,知道他們隻是比漢人強壯且殘忍好殺,其他什麼都比不上,他們仰慕大明的產品,羨慕漢人工匠的手藝,知道女真人沒有這個智力值。

因此入關的建奴尤其喜歡抓捕漢人的能工巧匠,當然裹挾了許多押解到遵化集結準備帶回遼東奴役。

後金軍抓來工匠和預備阿哈有很多,野蠻人不會讓他們閑著空耗糧食。

遵化城裏有打鐵爐子幾十座,幾大百被抓來的漢人鐵匠被逼著為建奴修補搶來的鐵甲。

黃漢不僅僅在遵化收集金銀財寶,也在不遺餘力挖掘人才,鐵匠是今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資源,當然要搞些收為己用。

他挑選了三十個鐵匠準備帶會九裏台,當然會帶上這些人的妻兒老。

鐵甲是個好東西,黃漢假公濟私搞了足三百副,馬匹也是不可或缺,黃漢牽了四五百匹,現在黃漢擁有戰馬六百餘匹。

因為遵化城裏有戰馬、挽馬三千多匹,其他營伍也得到了許多戰馬,還有許多牛驢、豬羊等等也被各營瓜分一空,以至於黃漢把完好的精鐵戰甲拿走了三分之一強也沒有激起公憤。

明軍在城裏甄別漢奸,辦法簡單粗暴,發現衣服得體之人就逮住拷問,沒有被破家的深宅大院是徹查的對象。

黃漢及時救下了一個被指認的漢奸和他的兩個徒弟,這人名叫李睦鄰是個郎中,被多人指認救治過幾十個建奴披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