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備戰備荒(1 / 2)

黃漢回家幾就完成了身份的轉變,又和父親一起拉起了十幾人的隊伍,勉強也算成軍。

宋鵬飛和黃勇、黃馨、薇幾個把所有的繳獲都已經算清楚了,把棉甲和衣服都清洗出來,鐵甲、刀槍當然擦得幹幹淨淨,需要修理的已經送去了鐵匠楊老實那裏。

現在黃漢擁有貴金屬以白銀計接近六千兩,加上黃家的存糧擁有糧食、馬料接近八百石,這些錢糧足以支撐一個足額總旗的騎兵一兩年的耗用。

兩世為人的黃漢不僅僅看淡了生死,還真的不把金銀這樣的黃白之物放在心上。

因為他知道做個守財奴在這明末亂世根本無法苟且偷生,滿清席卷神州之時,傾家蕩產後還免不了家破人亡的漢人大地主多不勝數。

如果能夠讓金銀和錢糧轉化為戰鬥力,黃漢會樂此不疲。

成軍後集中訓練了七,每早上負重五十斤跑步越野,不僅僅鍛煉了身體,還為九裏台村做出貢獻。

因為負重的東西是一袋麥子,目的地是鄉親們準備避難的山上,雖然不足以把麥子送到目的地,但是送了十裏山路也減輕了其他運糧食青壯的工作量。

往山裏運東西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唯有用人力肩挑背扛,用畜力馱運,現在莊子裏的牲口包括黃家的一部分戰馬都在搶運糧食上山。

黃漢訓練家丁當然會參照後世軍訓條例,每都會有半個時辰站軍姿,半個時辰的隊列操練。

跑步、隊列操練、站軍姿和晚上的識字班學習是每一位家丁的必修課,其他科目就會因人而異。

比如騎術好的楊大年、黃四方幾個就苦練騎戰,射箭成績突出的黃峰、楊國恩幾個就專業練習射術,楊堅、黃健幾個有投擲基礎,他們自然跟著憨子練習投槍。

家丁們的耐受力都不簡單,每六個時辰的運動量都能夠吃得消,黃漢當然不會虧待他們,每都爭取給大家吃上肉,實在買不到豬肉的日子,也必須保證每個人有兩隻雞蛋下肚。

這段時間,總有幾個九裏台村的年輕人去附近的村莊轉悠,他們用現錢收購豬、羊、雞鴨,還把老百姓積攢的雞蛋、鴨蛋收購一空。

黃沂州和黃漢在每傍晚的餐前會上都要進行訓話,內容當然是表揚先進,批評落後分子,還會點評訓練中的經驗教訓。

幾時間家丁們就習慣了餐前會上的表揚和批評,認為自己今表現不錯的家丁都希望得到百戶官的點評。

十一月二十日,這一的餐前會一定讓所有的家丁印象深刻,因為會上黃沂州宣布預付三個月糧餉給所有的家丁,這就意味著每個家丁都能夠拿到三兩白銀和一石五鬥雜糧。

這是黃漢在發動九裏台鄉親們去山裏修建老輩曾經用來避難的營地、囤積糧食之時,發現老百姓積極性不高,一打聽原來如此興師動眾會導致加劇糧食消耗,老百姓擔心存糧堅持不到秋收。

這不奇怪,大明升鬥民在農閑之時盡可能多睡少動,基本上一吃兩頓稀的,現在要肩挑背扛運東西上山,沒有兩頓幹的下肚,任誰也吃不消,所以消耗的糧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