詢問清楚後,陸元華被孔有德當場升官當上了把總,而且是實授,麾下的士卒就從跑回來的人中挑選,孔有德安排三個心腹家丁來督軍。
薑新是從漢城跑回來的最高官,孔有德把薑新不肯背叛大清國的故事大書特書,還寫了奏疏送交盛京請求免除薑新的喪師失地的罪責。
過了沒幾天,薑新就發現他決定回來臥底做對了,因為建奴把所有投降“紅旗軍”將領的家抄了,把他們家的男丁全部在菜市口千刀萬剮.
懷順王耿仲明的兒子首當其衝,用了三千六百刀,剮了足三天才咽氣。
薑新雖然知道搶來的兩個妾室對他不可能有感情,但是對才牙牙學語的兒子還是有感情的.
他心裏琢磨著即便這一次成功策反漢軍、高麗兵投奔“紅旗軍”後也得低調,請求征虜大將軍封鎖消息,盡可能別讓自己的兒子也被千刀萬剮。
薑新、陸元華等等無間道有幾個月時間活動,他們為了自己的安全,也為了能夠完成任務。
肯定會竭力鼓動大量漢軍、高麗兵倒戈,人多力量大,形成群毆才能夠跟鑲白旗人馬對抗。
隻不過平壤防線的氣氛詭異,孔有德的能力比耿仲明強了許多,再加上被多鐸控製住了糧食和軍需,策反的進展很不順利。
三月底,遠在福建的鄭芝龍接到朝廷調他去遼海參加收複朝鮮之戰的聖旨後大驚失色,他意識到征虜大將軍出手了。
隨後京城裏交好的大人就有書信到來,鄭芝龍搞清楚了狀況,知道如今麵臨抉擇,是抗旨立刻率領舊部重新做回海盜,還是乖乖的派遣至少五十艘戰船去遼東讓征虜大將軍吞了?
有了錢和地位的鄭芝龍早就不是當年那個殺伐果斷的巨寇,他開始患得患失,曆史上就因為昏了頭投降滿清丟了性命。
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鄭芝龍在福建老家泉州南安石井鎮修建了豪華的府邸,購置了大量田畝,如果抗旨不遵就意味著要反叛大明,就得放棄一切繼續在海上漂。
這些問題還不是關鍵,最要命是熟悉海戰的鄭芝龍多次乘坐快船用千裏鏡觀察這兩年崛起的龍武水師,發現這支隊伍強大得令人咋舌,比西夷甲板大戰船毫不遜色的戰船多達幾十艘。
鄭芝龍打了半輩子海戰,也跟西夷甲板大戰船好好幹過幾仗。
每一次都是靠絕對的數量優勢彌補了質量的不足,靠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讓麾下乘坐小艇放火,接舷跳幫進行人海戰。
雖然最後能夠打退西夷,但是己方損失很大,絕對是慘勝如敗。
鄭芝龍和麾下頭領得出經驗,對付西夷甲板大戰船必須擁有十倍以上的船舶數量,選擇有利於圍攻的海域才能夠取勝。
幸好大明海疆離西夷本土太遠,在這片海域貿易、搶劫的荷蘭人、弗朗機人、西班牙人的戰船數量不多,一次性發現七八艘都算得上大規模,因此鄭芝龍才有了打擊他們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