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我的親身經曆驗證了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我雖然看不到世界各地的風景,卻看到了世上最美的風景——我生命中的彩虹。
亮點評析
“不經曆風雨,怎能見彩虹?”在這篇習作中,一棵小樹苗經受了暴風雨的洗禮,終於長成挺拔、秀頎的大樹,為人們帶來了舒適和快樂。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對於人生意義的思索。孩子總想長大成人,去自己想去的地方,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然而人生的風雨磨礪了他們的性格,讓他們見到了“通向新生活的橋——彩虹”,他們也明白了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這就是世上最美的風景。
諸葛亮求職
安徽 李斌
南陽諸葛亮,27歲了還沒有找到工作,就在家侍弄那幾畝地。一年下來,雖然精打細算,科學種田,但各種花銷加在一塊兒卻遠遠多於賣糧食的收入。種田明顯不行。
妻子黃氏,相貌醜陋,脾氣暴躁,整天催他去找工作。聽多了,諸葛亮也就煩了:“你以為工作是說找就能找到的?得看時機。時機一到,保證有好工作。”其實他心裏也急。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沒有一點背景,又窮;自己也是勉強支撐著讀了一年大學,後來不得不輟學回家,連個文憑都沒有拿到。這幾年雖說連有碩士、博士文憑的都不一定派得上用場;但文憑這東西和鈔票一樣,雖不是萬能的,沒有它又是萬萬不行的。
諸葛亮喜歡看報,喜歡看那幾寸大小的黑白電視裏的時事新聞。他認為,要找工作,得熟知當前的局勢;不然,即使手裏有了一份工作,也不一定幹得長久。他認真分析了目前國內市場情況,認為國內市場基本上處於群雄割據的狀態,要找工作,有三個單位可以重點考慮:第一個是雄踞北方的曹魏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曹操,文武雙全,市場、管理、融資、經營方麵都十分了得;並且野心不小,已經兼並了公孫瓚、袁紹、袁術等人的公司,資產過百億。公司經營多年,人才濟濟,北大、清華、中科院的碩士、博士一大把,個個都有房,有車。自己如果前去,估計隻能從業務員做起,很難有大的作為。第二個是浙江一帶的東吳集團公司。規模也比較大,孫氏家族已經經營了三代:董事長過去是孫堅、孫策,現在是孫權。該集團也是人才濟濟,複旦、南大、浙大、中國科大畢業的才子雲集。主管市場的副總周瑜,人稱“周郎”,聰明過人。不過此人氣量狹小,投奔那裏,一不小心便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最後倒黴的還是自己。
第三個是劉、關、張創立的蜀漢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備,副總經理關羽,總經理特別助理張飛。公司的經營狀況不太理想,可以說很艱難。資金缺乏,甚至連個固定的辦公地方都沒有:今天在徐州,明天在荊州,後天又去投奔劉表、呂布。手機、手提電腦等現代化辦公設備就更少了,僅限幾個高層人員有。他們請不起好人才,好人才一般也不會到這樣缺乏足夠競爭力的公司。但公司有一個不錯的品牌——“漢室宗親”。劉備號稱劉皇叔,有堂皇的理念——“光複漢室”,這是深得人心的;而且劉備為人仁厚,關、張二人技術一流。曹操開始不知道關羽是蜀漢股東,曾想挖他去曹魏集團任技術總監,又是送別墅,又是送奔馳,又是請桑拿,關羽絲毫不為所動。這說明關羽人品不錯。這三個人是結義兄弟,關係比較穩定。進入這個公司,倒是一個頗有前途的選擇。
有了意向,怎麼讓劉備發現自己的才華呢?如果自己送上門去,他們不一定重視;況且自己也拿不出一份像樣的簡曆,又沒有什麼業績來證明。所以得想辦法,讓劉備親自來請自己。於是他咬咬牙,托人在銀行貸了一筆款,在南陽市區有名的一家星級酒店訂了一間包房,出巨資請荊州衛視、《荊州日報》、《南陽都市報》、《新野青年報》的幾位主要負責人吃飯,請他們為自己做一個人物專訪。因為現在企業虛假性宣傳太多,人們反感,所以又建議他們開一個“對話”版,訪問內容以市場經濟為主,目的在於引起劉備的注意。
實際上,劉備的公司缺的也就是懂經濟的人才。他們剛剛在生意上吃了敗仗,撤退到南陽,一麵喘息,一麵繼續人才招聘工作。盡管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來麵試,但大都是書呆子,缺乏經驗,好的人才都在別的公司找到了位置。劉備很不高興,開著他的“捷達王”到郊外散心。這一散心,遇到了在一家文化宣傳公司供職的崔州平。交談之後,覺得此人不錯,有點才氣,就想挖他過來,沒想到被拒絕了。崔州平說:“我跟諸葛亮比起來,遠遠算不上什麼大才,諸葛亮比我厲害多了。你看看這幾天的報紙,有一個整版是記者與他的對話。”
劉備找到報紙,坐在床上連夜品讀,覺得諸葛亮有些話說得挺有道理。於是第二天就帶上關、張二人前去隆中諸葛亮家求賢。天冷,雪又大,車熄了火,他們又沒辦法,隻得用雙手推著汽車走。但一連兩天諸葛亮都不在家。直至第三天,諸葛亮覺得是時候了,也擺夠了架子,才在家中等著。其實,諸葛亮讓劉備茅塞頓開的核心戰略思想是:建議劉備的蜀漢公司建立一個根據地,先占領荊州的市場,然後迅速搶占西南市場,與北方的曹魏集團、東部的東吳集團鼎足而立。劉備高薪聘請諸葛亮為首席策劃,做出了不少轟動全國的經濟策劃,這才確定了蜀漢公司在西南的霸主地位。
亮點評析
這是現代版的諸葛亮出山記。作者對《三國演義》的史實十分熟悉,所以才有了這篇戲說之作。文中的人物、地點、形勢等都是真實的,而時代背景則有了變化,這個變化對生活的重要影響是任何一個傑出人物,沒有媒體、沒有信息傳播的通暢渠道,也許難逃一事無成的厄運。這是兩個不同時代的巨大的差別。作者也在告誡我們,“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主動出擊,積極進取,是現代人的生活姿態。
悟空下崗
天津 佚名
話說自唐僧幾人取經後,天下一派歌舞升平的繁榮景象。眾位菩薩、仙佛隻念經而無事可做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如來佛為防止事態的進一步發展,帶頭搞了個競爭上崗製度。悟空自覺得本領高強,戰功赫赫,再高升一步當個正廳級幹部不成問題;而八戒好吃懶做又無甚功勞,感到官位不保。
可民主選舉的結果卻是悟空下崗,八戒一躍成為正廳級幹部。把悟空惱得氣炸心肝肺,搓碎口中牙,當即去找觀音理論。菩薩微然一笑道:“是了,悟空,你天生不是當官的料。”
悟空急忙說:“弟子願聞其詳。”
“首先,你尖嘴猴腮,猴氣十足,沒有當官的氣度。而八戒肥頭大耳,大腹便便,一看就是幹部派頭。”
“第二,你為人剛正不阿,火眼金睛裏容不下沙子,金箍棒下見不得醜惡,見了不平事就要管,見了壞人就要罵。可你卻不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人家若選你當了領導,在你手下不好辦事。而八戒,在取經路上就曾說過‘你不是妖怪,我也不是妖怪,大家都不是妖怪’,雖在當時有不辨敵我之嫌,可要放在現在,焉知不是一種美德?”
“第三,一路取經就證明了你多次衝撞領導,不執行上級命令。唐僧說不是妖怪,八戒也跟著說是好人,可你非不聽勸,這不是叫領導下不了台麼?究竟是你說了算,還是領導說了算?八戒就不同了,就是受了氣,最多也隻是背後嘀咕兩句,具備較好的領導素質。”
“第四,人家八戒懶一點是事實,可也正說明了人家坐功好,當了領導,每天文山會海,你這猴屁股坐得住?再說了,要你吃個瓜果桃仁還行,陪客人吃生猛海鮮你受得了?人家八戒除了鐵釘玻璃吞不下去,什麼吃不得?”
“第五,你至今連一房娘子都不曾討得,人家八戒娶的是高老莊高員外的女兒。人家高員外德高望重,社會關係頗有一些,為賢婿八戒鋪鋪路、搭搭橋遊刃有餘,裙帶關係你幹不過人家。”
“還有你西天路上樹敵太多……”菩薩還想再說下去,可悟空已是麵紅耳赤,熱汗直流,打斷了菩薩道:“菩薩,我知道了,但隻是有一事不明,八戒當年在天上調戲嫦娥的事你們都忘了嗎?俺老孫堂堂正正做人有錯麼?”
菩薩笑著說:“等八戒當了官,那檔子破事,還叫事麼?”
悟空無語。
亮點評析
非常棒的一篇文章。層次清晰、邏輯嚴密,語言詼諧卻見諷刺之意。最重要的是,雖為改編,卻沒有削弱原著人物的光華,而將新意義賦予了舊人物、舊形象,在對比中深化了文章的思想。
伯樂相馬
楊漢光
國王的坐騎死了,就叫伯樂幫著挑選一匹千裏馬。伯樂說:“好,我這就去。”
伯樂來到千裏馬交流中心,租了一個攤位,掛起一條橫幅,橫幅上紅底白字大書:國王招聘千裏馬,待遇優厚。應聘者立刻蜂擁而來,把伯樂的攤位圍得水泄不通,紛紛遞上證書。伯樂接過證書,一一翻開,戴上老花鏡仔細端詳,每一本證書上都寫著“千裏馬”三個字,還蓋有又紅又圓的公章。伯樂自言自語:“咋這麼多千裏馬?”眾馬齊聲說:“以證書為準嘛。”伯樂說:“我要驗驗你們的證書是真還是假。”他用手指蘸了一點口水,正要往一本證書上抹去,有一匹馬就喊:“幹什麼?”伯樂說:有些假證書上的公章是用電腦打的,雖然做得漂亮,可用的是墨水而不是印油,蘸水一抹就脫。“那匹馬罵一聲”老東西“一把奪過證書,掉頭就走。眾馬騷動起來,有的昂起頭”哞——哞——直叫。伯樂說:我聽這叫聲就知道是牛。還有誰是冒牌貨?趕快走吧,別讓我逮住送給國王治罪。應聘者嚇得四腿打戰,紛紛搶回證書,爭先恐後地逃跑。幾頭冒充千裏馬的肥豬跑得最慢,在後麵連滾帶爬。
冒牌的千裏馬剛走,就有一個背如羅鍋的活物走過來,自稱是千裏馬。伯樂說:“我看你怎麼像個烏龜?”羅鍋背說:“請看證書。”邊說邊遞上一個紅本。伯樂翻開紅本一看,果然寫著“千裏馬”三個字,還有紅公章。羅鍋背問:“怎麼樣?”伯樂說:“我要驗驗。”依舊用手指蘸了口水,按在公章上使勁一抹。那圓圓的紅印絲毫未損。紅公章旁邊還有一個鋼印,這還會假嗎?伯樂說:“想不到,你還真是一匹千裏馬呢。”羅鍋背說:“豈止是千裏馬,伯老師,您看我的特長。”伯樂問:“你怎麼知道我姓伯?”羅鍋背說:“伯樂相馬,天下聞名,我還是小馬駒的時候就記住您的大名了。”伯樂高興起來,就再次拿起小紅本,翻到特長那一欄,高聲念道:“登山渡水,如履平川。”羅鍋背及時說:“穩比快更重要。”伯樂說:“不錯不錯,就要你了。”
伯樂把羅鍋背帶進王宮,交給國王。國王吃驚地問:“這不是烏龜嗎?”伯樂說:“是千裏馬,我反複驗過它的證書了,一點不假。”
亮點評析
在這篇童話故事裏,伯樂變成了一個可笑的反麵人物,因為他選拔千裏馬時,所“相”的對象不是“馬”本身,而是馬“文憑”,謬誤自然由此而生。最可笑的是,伯樂竟把一個“背如羅鍋的活物”當成千裏馬來加以選用,無情地嘲諷了當今社會在人才使用上隻認文憑,不講實質的荒唐可笑的行為。用誇張的手法去虛構故事情節,使謬誤更為彰顯,起到了警世的作用。
誰是打虎英雄
湖北 佚名
梁山泊的聚義廳裏,現在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一百單八位好漢都齊聚在這兒,大夥兒都在爭吵不休。他們在爭吵什麼呢?原來梁山泊最近要評選個打虎英雄。這個榮譽稱號評上就了不得,誰評上了就可以坐上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所以惹得眾好漢齊聚在此,爭論不停。
目前入圍的三位好漢,他們是景陽岡打虎的武鬆,斧劈老虎的李逵,還有一個就是綽號“打虎將”的李忠。他們三位後麵都各有35個支持者。
隻見宋江一拍驚堂木,大呼一聲:“呔,眾好漢都莫吵了,榮譽職稱評比現在開始。現在武鬆、李逵、李忠三位兄弟可分別將自己的優勢一一道來與眾人聽,然後由眾人評判。”
武鬆上前一步,雙拳一抱,說道:“眾位兄弟都知道我武鬆景陽岡上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這神勇哪裏去找,請各位兄弟評判。”話音剛落,就聽宋江發話了:“武鬆兄弟神勇可嘉,但那是為了你自身安全逼出來的,再說你喝酒貪杯,景陽岡上險些誤了身家性命,唉,不可取,暫且退下。”
此時眾好漢發出一陣騷動。李逵一抱雙拳道:“俺李逵曾一斧砍死四隻老虎,絕了那裏的虎患,可算為民造福,可否評上‘打虎英雄’?”眾好漢頻頻點頭稱是。
宋江又發話了:“這黑廝,如果老虎不吃了你老母,你能如此神威?再者,你一斧砍死個大老虎,又一連砍死三隻小老虎,這已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生態平衡,這個稱號如授予你,連我宋江也為你汗顏了,退下。李忠兄弟,請你說說你的優勢如何?”
李忠紅著臉,囁嚅著:“我,我……”眾好漢發出一陣哄笑。宋江趕緊出來打圓場:“李忠兄弟,人送綽號‘打虎將’,不僅如此,他還公開發表了多篇有關打虎的論文,諸如《遇見老虎怎麼辦》、《怎樣打虎》、《打虎的訣竅》等,獲得了很好的反響。我看這稱號不如授予李忠吧!我們要把不同的答案都統一起來嘛!”
眾人發出一陣更大的噓聲。
突然,有人叫道:“大蟲來啦,快跑呀!”眾人一聽大驚失色,紛紛躲避,隻聽武鬆叫道:“老虎在哪?”李逵吼道:“虎在哪裏?”待人們驚魂初定,回過神來,哪裏有老虎?原來是鼓上蚤時遷幹的好事,眾人都籲了一口氣,突然發現“打虎將”李忠早已不知了去向。
亮點評析
文章編寫了一個“誰是打虎英雄”的評論會,真正打死老虎的武鬆和李逵名落孫山,而寫了幾篇關於打虎論文的李忠卻被授予英雄稱號,這樣一個看起來無比荒唐的事情在我們的現實中卻真實地存在著。文章說的是曆史,是故事,指的卻是現實,是人性。文章結尾的“打虎將李忠早已不知了去向”表達了作者鮮明的觀點:有真才實學者才能禁受住考驗,有名無實者終被淘汰。
上帝發的答卷
佚名
一天,上帝酒足飯飽之後,突發奇想:“假如我給現在世界上每一種生存者一次再活的機會,他們會怎樣把握這次機會呢?”於是,上帝授意給世間眾生發一答卷,讓大家填寫。答卷收回後,令上帝大吃一驚,請看他們各自的回答——
貓:“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隻老鼠。我偷吃主人一條魚,會被主人打個半死。老鼠呢,可以在廚房翻箱倒櫃,大吃大喝,人們對它也無可奈何。”
鼠:“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隻貓。吃皇糧,拿官餉,從生到死由主人供養,時不時還有我們的同類給他送魚饋蝦,很自在。”
豬:“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當一條牛。生活雖然苦點,但名聲好。我們似乎是傻瓜懶漢的象征,連罵人也要說‘蠢豬’。”
牛:“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願做一頭豬。我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幹的是力氣活,有誰給我評過功,發過獎?做豬多快活,吃罷睡,睡了吃,肥頭大耳,生活賽過神仙。”
鷹:“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願做一隻雞,渴有水,餓有米,住有房,還受主人保護。我們呢,一年四季漂泊在外,風吹日曬,還要時刻提防冷槍暗箭,活得多累呀!”
雞:“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願做一隻鷹,可以翱翔天空,任意捕兔捉雞。而我們除了生蛋、司晨外,每天還膽戰心驚,怕被捉挨宰,惶惶不可終日。”
蛇:“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願做一隻青蛙,處處受人類保護。我們呢,走到哪裏,都要遭人毒打,還會成為人類的口中肉,活著有啥意思!”
青蛙:“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願做一條蛇,人見人怕,躲得遠遠的。我們呢,本來登不得大雅之堂,現在倒好,人們想著法子吃,大型宴會酒席、飯店、餐館處處可見。”
最有意思的是人的答卷,男人一律填寫為:“假如讓我再活一次,我要做一個女人,上電視、登報刊、做廣告、印掛曆,多風光。即使是一個無業青年,隻要長得靚,一陣銀鈴般的笑聲,一句嗲聲嗲氣的撒嬌,一個蒙矓的眼神,都能讓那些正襟危坐的大款們神魂顛倒。”女人的答卷一律填寫為:“假如讓我再活一次,一定要做個男人,經常出入酒吧、餐館、舞廳,不做家務,還擺大男子主義,多瀟灑!”
上帝看完,氣不打一處來,“哧哧”把所有的答卷全部撕得粉碎,厲聲喝道:“一切照舊!”
亮點評析
文章想象豐富,以問卷和答卷的形式給我們講了一個寓言故事:上帝給了大家一個重新選擇身份的問卷,可看完答卷,上帝氣得連試卷都撕了。這個寓言故事諷刺了某些人對自身認識的局限,盲目羨慕別人,不能正確認識自己。
神遊之旅
上海 肖南希
一日,我收到孫悟空派人送來的一紙戰書,約我與他進行一次比賽。這個猴子還真膽大妄為,居然敢與他的“克星”比賽。
第二日,我如約準時來到了比賽場地,場上人山人海,令我大開眼界:玉帝、王母娘娘、二郎神、八仙等等,連貌美如花的嫦娥也在場。正在這時,裁判哪吒來到這兒,比賽正式開始。
“第一場比賽,比文學,因為古人留下的文化寶庫豐富多彩,我們應當繼承、發揚。”哪吒說道,“大家準備好了嗎?”“好了。”我信心十足地說道。“啊,別忙,我想撒尿。”悟空在一旁大叫道。唉,這個不文明的猴子使大家笑得合不攏嘴。待他回來後,哪吒說道:“比賽規則是:我出題後,你們回答,但不是口答,而是運用22世紀的超人電腦,你們所想的會自動在屏幕上顯示。”咦,電腦怎麼這麼先進,超過人腦。“這是什麼玩意兒?怎麼這麼複雜?”悟空在一旁亂嚷道。“第一場比賽的題目是:‘請簡要介紹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我一聽,腦子飛快運轉起來,有關孔子的信息彙聚起來,這些信息全部在電腦上顯示出來了。“時間到。”哪吒說道。他走到孫悟空的電腦前,問他為什麼答的是唐僧,他得意揚揚地說:“我的師父走遍大江南北,也到過印度取經,難道不是他嗎?”哪吒再走到我的電腦前,微笑著點了點頭,說:“第一場,小朋友獲勝。”全場鼓起了一陣掌聲。
“第二場,比武。”“天哪,我怎麼可能打過他呢,我不曾習武呀!”看著孫悟空拿著金箍棒不懷好意地看著我,我不禁打了個冷戰,怎麼辦?為了不讓他把我打成殘廢,隻好甘拜下風。便宜這猴子了,讓他不勞而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