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淙”的流水從拱橋下淌出,從橋的左邊小心下去,踩著丁步就感到瀑布的“嘩嘩”聲。黑夜裏看不到瀑布,不知聲音是從哪一個方向來,我們選擇了清代康有為書寫“石梁飛瀑”的那塊臥石坐下,麵對流水靜下心來享受著夜石梁的悲歡離合。
金溪和大興坑溪在這裏彙合,不知曆經了多少回曲折才釀成如此驚濤駭浪,隻為等待這一次奮勇向前,義無反顧甚至一瀉千裏。飛瀑的氣勢白天已經領教過了,即使閉上眼睛也能體會到她的壯觀景象,一道石橋懸空地掛在狀如簾幕的瀑布前麵,如倒掛珠簾,奇險無比。如今靜坐在這裏追溯源泉,一顆心還是懸著的,深怕失足掉下水隨瀑布一起奔向大海。
待眼睛適應了黑暗以後,我看到了右邊的一道折瀑,由於距離遠隻感覺到如一條白練般掛在那裏,旁邊的樹林蓊蓊鬱鬱,遠看瀑布有點可怕,我突然想起魯迅筆下的美女蛇,又想到雷峰塔下的白蛇,好像瀑布隨時都可以呼之欲出,奪人生命。左邊的溪水從拱橋下汩汩流淌,在兩溪彙合處注入深潭,我想到多年以前的一個夏日下午,我們在潭的淺處遊嬉,穿著男生的外套,把自己浸濕的衣褲晾在岩石上曝曬的情景,雖然過去了這麼多年,那種純純的美好的感覺還曆曆在目。
細聽水聲,有時“淙淙”,有時“嘩嘩”,合著瀑布雷鳴般的“轟轟”聲,仿佛三重奏般歡快流暢,聽久了便覺模糊一片,好像“沙沙”,好像“嘩嘩”,又好像什麼也不是,搜腸刮肚地用盡象聲詞也難以描述瀑布和流水混合的聲音。
抬起頭仰望星空,隻見銀河一片閃爍,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小時候躺在家鄉操場上乘涼的情景。外公給我們講了牛郎織女的故事,那時開始我就能辨別出牛郎織女的星座所在,時刻盼望著七夕的到來,看一看銀漢暗渡,聽一聽牛郎織女的悄悄私語。可是望著星空想著多年的願望總是沒能實現,因為每一年的七夕都會忘記這件事,也沒有刻意地躲在葡萄架下,否則縱然忘記了也能聽到天上人間的對話吧。
都說“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而我每在夏夜裏沒有月亮的時候,看到繁星閃爍也會想起故鄉來,看來思鄉的念頭在人的一生中大約從未間斷過吧,一觸景生情,思念便會如生了根一般冒出來。此時此刻聽著瀑布,望著星空,思念著家鄉的一草一木,這種感覺逐漸在升華,仿佛天上人間可以溝通一樣,瀑布聲也仿佛來自天上,我默默地念起李白的詩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心中一片空明。
坐在這塊有特殊意義的臥石上,我想象康有為也一定這樣聽過瀑布,看過星空,即使對於國事耿耿於懷的風燭老人在這裏看瀑布、聽瀑聲也會海闊天空,心胸開朗吧。我今天有幸與古人同賞美景,品味“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的境界,一生何求,我為自己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