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幹部的作用及意義
如果把一個班集體比作一列火車,那麼班幹部就是引導這列火車前進的“火車頭”。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要把一個班集體建設成為一個堅強向上、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光靠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是辦不到的,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這個核心就是一批團結在班主任周圍的得力班幹部。
班幹部是在班主任的組織下,由全班同學選舉產生的(新生入校時臨時班委由班主任指定的情況除外)。班幹部從同學中來,了解同學的所思、所想、所做,他們在調解糾紛、促進同學相互溝通方麵發揮重要作用。在他們的帶動下,整個班級具有凝聚力,團結一致地為實現班級目標而努力;在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同時,班幹部還在營造良好的班級學風,在班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杜絕逃課、抄襲、考試作弊等不良現象方麵有著重要影響。另外,班幹部還可以積極向老師及學校反映同學的意見與合理要求。班級是學校各項工作、活動的執行體,班幹部應配合學校的工作,鼓勵、組織同學積極參與。
總之,班幹部是帶動全班同學奔向共同奮鬥目標的“火車頭”。在班內選舉班幹部,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形式,班幹部能夠團結全班同學共同進步,在貫徹執行學校和班主任意圖方麵發揮著橋梁和紐帶作用。
班幹部的產生方式
班幹部產生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幾種:
班主任委任製
由班主任直接指定班內幾名學生擔任班幹部。這種方式是最常見的,特別是在低年級,這種現象更為普遍。
這種方式,班主任的意圖能得到充分體現,有利於確定班主任在班集體中的權威地位,有利於班集體活動計劃的落實。但是這種方式不利於廣開人才之路,易限製學生“主人翁”精神的發展;容易形成班幹部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隔閡;引導不當易導致班幹部“全心全意為大家服務”思想的淡漠,不利於班幹部的成長。
民主選舉製
班主任利用班會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民主選舉,首先讓學生談談對這次選舉的想法和願望,再組織學生自由介紹他(她)所了解的某同學的優點,提供給大家作參考,最後由學生主持選舉,完成寫票、投票、唱票、監票等工作。選舉揭曉後,當選的幹部即興發言。
自由競爭製
這種方式是由班主任公布班幹部候選人的資格、條件和競選的具體要求與安排,然後由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對照要求擬定好講演稿,內容是介紹自己“施政設想”、打算以及個人興趣、愛好等;接著召開演講大會,候選者——登台演講;最後候選人進行辯論,辯論得勝者當選。
自由競爭製度創設了自由平等競爭的氣氛,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參政議政”的積極性,有助於克服班主任的主觀主義和包辦代替的現象,使各種人才脫穎而出,建議采用。
幹部定期輪換製
這種方式是通過民主選舉製或自由競爭製和民主選舉製相結合的方法選出每一屆班委會,然後定期(一個月或一個半月)改選班委會組成人員,原班委人員可有一人不動,帶領新成員。在學習的幾年中,全班學生都有機會在班上任職。
這種方式的優點在於每個學生在其任職期間都能把自己最大的力量獻給集體。在工作中,學生們鍛煉了自己,教育了自己,提高了自我管理和班級管理的水平,使得班集體在每一階段的工作中,都顯得生機勃勃。學生在進步,班集體也在進步。
輪流值日班長製
這種方式是每位同學輪流“當家”,負責班集體一天的日常工作。“當家人”要向全體同學提出自己一天的管理目標;進行一日的總結,有表揚有批評,對好事或問題進行評議,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對下一任“當家人”提出希望。
這種方式讓每一位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們自己管理自己,加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增長了才幹,增強了對集體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從而加快了集體前進的步伐。
總之,幹部產生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由於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年齡不同,班級的基礎不同等因素,學校和班主任應采用靈活的方式方法來確定班幹部組成人員。
當然,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創建,隻依靠少數幾個班幹部和大多數學生僅有的幾次鍛煉機會是不行的,在平時,班幹部還必須充分調動廣大同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此,班幹部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措施:第一,設立“民主箱”,歡迎人人為集體提意見;第二,班幹部要廣交朋友;第三,班幹部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從同學中聘請小參謀、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