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仲夏,朱德總司令和毛澤東委員為了擴大革命根據地,率領井岡山的紅軍主力部隊攻打湖南。
湖南和江西兩省的敵軍見井岡山兵力單薄,防守空虛,一麵頑強抵抗紅軍主力的進攻,一麵糾集了四個團的兵力,向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北大門黃洋界哨口大舉進犯,試圖破門而入,一舉踏平井岡山。
擔任守衛黃洋界哨口任務的紅軍31團第一營。營長陳毅安年僅23歲,為了配合紅軍主力遠征,他抽調了部分戰士去籌糧籌款,此時兵力還不足一個營,麵對比自己多十幾倍的敵軍,他臨危不懼,發動井岡山全體軍民,在黃洋界哨口擺開了數百米的竹釘陣;在工事前沿堆放了大量用來殺傷敵軍的檑木、滾石。然後,他分兵把口,做好嚴陣以待的各種準備。
當天晚上,陳毅安來到守在工事正麵的一個排指揮戰鬥。
戰士們見敵眾我寡,便詢問這仗該怎麼個打法。
陳毅安說:“自古以來‘兵不厭詐’,當年諸葛亮巧施空城計,打退敵人百萬兵,我們何不來個空山計,讓敵人摸不清虛實,讓他們夾著尾巴逃回去!”
營長的想法和排長賴毅的想法不謀而合。賴毅聽完後,對陳毅安說:“這空山計由你來扮孔明,像戲中那樣臨陣唱段京劇,我們再大張聲勢,保險能把敵人嚇跑。”
陳毅安問:“唱段什麼京劇呢?”賴毅和戰士們都知道陳毅安嗓門亮,唱起京劇來有板有眼的,就說:“就唱你最拿手的‘西皮流水’吧!”
陳毅安想了想,順口吟道:“我在黃洋界上觀山景,忽見湘贛發來兵。”
有個戰士接著續道:“你占了寧岡多僥幸,為何又犯我大小五井?”
這時,戰士們來了興致,你一句我一句的,湊著新詞兒。
陳毅安聽著聽著,猛一拍大腿叫道:“好一段唱詞。”他說著,便拉開腔調念著:
“我站在黃洋界上觀山景,
忽聽得山下人馬亂紛紛,
舉目抬頭觀看,
原來是湘贛發來的兵。
一來乘我主力去湘南,
二來欺我一營在永新。
你既占寧岡多僥幸,
為何又犯我大小五井?
你既來就該把山進,
為何在山下紮大營?
你莫左思右想心不定,
這裏內無埋伏外無援兵,
隻備下紅米南瓜,
紅米南瓜,
犒勞你們的俘虜兵。
來,來,來,
請你上山談革命。”
陳毅安念罷,戰士們都拍手叫好。大家要他唱一遍,他興致勃勃地用“西皮流水”的京劇調唱完這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