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襄陽知縣李祖蔭從四鄉巡查歸來,見到一位手牽毛驢的漢子在城內洞號啕大哭,他派差街上前問個究竟。
牽毛驢的漢子見是李知縣派人詢問,像找到救星般地撲在李祖蔭的轎前,狀告有人拐了他的銀子。
李知縣聽到大白天出了拐銀案,立馬住轎問案。
牽毛驢的漢子陳述道:“我從山裏往城裏購貨,雇了一頭毛驢趕路。毛驢的主人見我背著錢褡褳不方便,主動替我背。我想騎在他的驢身上,還怕他跑了不成,就把褡褳給了他,約定日上三竿在城門洞會合,現我已等到日落西山,還不見驢主人的影子。進城的好心人風傳襄陽城外有個拐子,專門設法拐過往客商的財物,我定是遇見了拐子了。”
“你褡褳裏裝有多少銀子?”
“足夠買三頭毛驢。”
李祖蔭聽完事情的經過思慮了一陣子,對那漢子道:“你把這頭驢交給本官,不出三天定會偵破拐銀案。”
那漢子千恩萬謝後,把毛驢交給了差役。
李祖蔭吩咐人將毛驢拴在縣衙後院,兩天沒喂它一口草。第三天一早,李祖蔭令人將毛驢放出,帶著兩個衙役跟在後麵。
毛驢餓了兩天,腹內空空,徑直走到城外十餘裏的一個三岔路口的客店門口停了下來。
客店老板一見,連聲喊道:“王三,王三,你的毛驢跑回來了。”
差役攔住客店老板,道:“這毛驢四處撒歡,怎麼說是你處王三的?”
客店老板回道:“官人有所不知,我店住進一位叫王三的客人,常用毛驢給人當腳力,雖說連換了兩三次,可這頭驢養了半年,頭頂上三撮白毛最惹眼,我哪有不認得之理?”
“隻怕是你想賴這頭毛驢吧!”
“小的不敢!不信喊出王三自己來認。”
“好吧!快去喊王三。”
客店主人喊出了王三。
王三一見來了官府的人,連說這驢不是他的。
客店主人怕擔幹係,忙扯住王三說:“客官常說買了頭白毛驢最懂人意,脫了韁繩也能尋回來,三天前你說弄丟了,今兒個這驢自個兒歸來了,為何說不是你的呢?”
王三不耐煩地邊擺手邊抽身道:“我說不是的就不是的!”
誰知,那毛驢戀主,王三抽身,它便攆在身後。
李祖蔭見狀,忙吩咐差役把王三鎖進縣衙,給予審問,這王三正是用腳力拐人財物的慣犯。當即從他客房處搜出那錢褡褳。
這樁拐銀案得以偵破。
☆李祖蔭:清末襄陽知縣,湖廣總督張之洞的得意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