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我眾彼寡,各分而乘之(1 / 1)

原文

為此之術,若我眾彼寡,各分而乘之,彼眾我寡,以方從之。從之無息,雖眾可服。

——《吳子兵法》

譯文

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如果我眾敵寡,可以分兵包圍敵人,如果敵眾我寡,可以集令兵力襲擊敵人,不斷地襲擊它,敵人雖多也可製服。

兵家智慧故事

雙方對陣,在兵力上總有出入,無論是敵眾我寡抑或敵寡我眾,都有不同的對抗方法。切勿以為敵寡我眾就勝券在握了,仍然需要精細的戰略戰術。

曹操在官渡大敗袁紹後,整頓軍馬,北渡黃河,直追袁紹。袁紹不甘心失敗,為報仇雪恥,又糾集河北四州之兵,至倉亭紮寨,準備與曹操決一死戰。袁、曹兩軍對峙,各布陣勢,第一次交戰,曹軍徐晃部將史渙就死於袁紹第三子袁尚的利箭之下。

曹操失去史渙一將,心中煩悶,說:“似這樣對陣相互廝殺,何時是個了局?”

謀士程昱獻計道:“秦末楚漢相爭,高祖皇帝運用十麵埋伏之計,逼得項羽自刎身亡。我們何不效法?”

曹操說:“願你詳細講一講。”

程昱說:“將我軍退至黃河邊上,背水為陣,伏兵十隊,引誘袁紹逼趕我軍。”

左右大驚道:“如此,我軍豈不太冒險了?”

程昱笑道:“兵法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我軍無退路,必須死戰,即可穩勝袁紹。”

曹操采納了程昱的計謀,將全軍分列左右各五隊。左列:一隊夏侯惇,二隊張遼,三隊李典,四隊樂進,五隊夏侯淵;右列:一隊曹洪,二隊張郃,三隊徐晃,四隊於禁,五隊高覽。許褚為中軍前鋒,第二天,十隊人馬先行,埋伏在兩側。到了半夜,曹操同許褚率軍前進,裝著偷襲袁寨的樣子。

袁紹見狀,笑道:“曹操這下子要喂魚了。”盡發五寨人馬,迎戰許褚。許褚騎馬撤退,袁紹驅軍追趕,喊殺之聲不絕。等到天亮,袁紹將許褚逼到河邊。曹軍已無退路,曹操大喊:“前有追兵,後是絕境,大家為何不決一死戰?”曹軍聽了,一齊奮力向前衝殺。許褚一馬當先,揮刀斬殺袁軍十來個將領。

袁軍大亂,隻好撤退。退了一段路,幾聲“咚咚”戰鼓響,左邊夏侯淵、右邊高覽兩支兵馬衝出,袁紹帶領三個兒子和一個外甥,拚死衝出一條血路。

又跑了十來裏,左邊樂進、右邊於禁殺出,殺得袁軍屍橫遍野。又跑了數裏,左邊李典、右邊徐晃兩支人馬截殺過來,袁紹父子膽戰心驚,奔入寨門,令軍隊埋鍋造飯,正要吃時,左邊張遼、右邊張郃,已經徑直前來衝寨。袁紹慌忙上馬,率部奔向倉亭,人困馬乏,正要休息。不料後麵曹操率大軍趕來,袁紹拚命逃離。正走間,右邊曹洪、左邊夏侯惇,擋住去路。袁紹大喊:“如果不拚死一戰,我們都要給活捉了!”奮力衝殺一陣,僥幸逃出重圍。

袁紹抱住兒子們大哭一場,長歎道:“我經曆戰事數十次,從沒有像今天這樣狼狽的!”說完,命令部將回各地整頓軍務,自己帶著袁尚到冀州養病去了。 這就是十麵埋伏之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