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10時,我們到朝邑城下,用約好的旗語與羅曼中、楊海潮取得聯係,方知他們已經起義成功。我與王俊、蘇史青、郭部長、王直、馮達、韓增友、劉鍾諧進入朝邑城內。我在朝邑街上轉了一圈,店鋪都照常開門營業。因為敵兵就在洛河南岸,為防敵突襲,便將帶去的部隊在朝邑周圍布防,並派左文輝的一個排去巡邏。
朝邑起義部隊士氣很旺,紀律嚴明,對我們黨的城市政策執行得很好。起義部隊當時打開了敵人的被服庫,街上有些亂,但沒有發生意外事情。接應部隊也沒有向楊海潮同誌要槍、要子彈或其他東西。這足以說明野戰軍官兵的素質是很好的。朝邑起義一槍未放取得了勝利,這是羅曼中、楊海潮同誌精心組織的結果,也是正確執行黨的政策,遵守黨的紀律的結果。起義的整個過程,市民不驚,街市未停,秩序井然,好像沒有發生什麼事情一樣。這絕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及的。
10月7日,我向彭總發報,彙報了朝邑起義的情況。10月8日,起義部隊撤到步昌進行休整。這時彭總發來電報,對這兩支武裝進行了改編,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朝邑支隊,下轄三個營,保警隊為第一營,常備隊為第二營,其他鄉間武裝為第三營。支隊司令員為楊海潮,副司令員為王宴亭,政治委員為羅曼中。10月13日,我們和朝邑支隊一起北上,到韓城進行整訓。在此期間,彭總發來了嘉勉電。電報是兩個,一個是發給起義部隊祝賀朝邑起義成功,另一個是對俘獲敵十七師一四四團殘部百餘人一事予以嘉獎。嘉獎令是我們擬定的,彭總親筆批示。
朝邑起義從軍事上說,對荔北戰役起了保證側翼安全的作用。當時大荔城內的敵人,準備留一個營守城,用一個團去打我側翼。對此,我們派楊森帶部隊佯攻大荔東門,又在起義之後,給大荔方麵的敵人打了個電話,報告朝邑方麵無情況,致使敵人對朝邑情況判斷不清,龜縮在城內未敢輕舉妄動。另是俘獲了包括一個副團長在內的100餘敵人。朝邑起義後,被我軍打散的百餘敵人由一個副團長帶到朝邑縣。我們得知後,即派王宴亭和一個連長與敵談判,同時布置好部隊,架好機槍,讓敵人一個一個從城門縫裏進來。進來一個,我們就抓一個,100多人全當了俘虜。朝邑起義是在精心策劃、周密部署下進行的。部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我們繳獲了很多武器、彈藥,全部上交。朝邑豐圖義倉修得十分宏偉,起義後,我們決定開倉濟貧,臨走時還拉走了一部分糧食。起義軍還生俘偽縣長、書記長、科長以下200餘人,各類情報組織的特務50餘人。
1948年10月23日,新華社以《國民黨軍的光榮道路》為題發布消息,介紹朝邑起義的經過。194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西北局轉發了關於組織朝邑保警隊、常備隊起義的經驗介紹,指出“起義是我們開展敵軍工作的一個成功典型,是朝邑黨組織重視武裝工作的結果,其經驗值得各地很好學習”。
朝邑起義的勝利也是原三十八軍黨的工作和白區布點工作的成果,韓增友、羅曼中、楊海潮等一批主要人員均為三十八軍地下黨的黨員,又是白區布點時派下去的,他們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為黨和人民立了功。
12月,我回到部隊,在合陽縣郭家山進行休整,並參加了當地的土改工作。
1949年2月,為總結一年來組織敵軍起義、投誠、處理、改造戰俘和配合戰役、戰鬥的經驗教訓,西野召開敵軍工作會議。2月12日,我在會上做了題為《關於開展敵軍工作的幾點意見》的報告。
2月,政治部成立了交際處,歸聯絡部領導,接待各地來的民主人士,李林初、衛誌毅等上層統戰人物,由西北局先後介紹來到部隊。我們利用這些人的關係,開展了關中地區的派遣工作,瓦解敵軍工作,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