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前電對策是否正當,明示知。
弟範明叩 灰
因晚間仍未接到回電,情急之中又發一電,我想速去延安當麵請示。
公兄:
(一)我決於最短期間,返延報告一切,並轉達勤兄問題,請火速示知路線及辦法,最好派專人,到我家中接引。
(二)此間組織,因蒙同誌,去歲離部受訓,同時爾後無法回部,故決交朱同誌負責,可否盼複。
弟範明叩 灰(2月10日)
2月11日毛主席複電:
範明兄:
灰電悉。(一)望速盡量撤退不能立足分子,設法送華北或邊區;(二)此事辦妥後,你可設法來延。
公真
這幾次通報,有時不能即時接到回報,我們以為是機器問題,所以,13日我致電中共中央,要求改用大功率電台。
公兄:
(一)臨急自即日起此間改換大機器,並請貴方亦改用大機器以利工作。
(二)自即日起,聯絡日期改為一三五,請通知負責人員。
(三)對弟返延路線及辦法請速示知。
為盼
弟範明叩元
以後,據查出電報的原件看,毛主席的複電,都是在我們去電的收報紙上邊角親自草擬複電,並往往有批示“送某某閱發”。一則中央電報多,二則經多人閱發,可能有時回複得遲。據多次查閱的同誌講,毛主席的複電稿,多用毛筆,亦有鉛筆,以行楷書寫,文詞言簡意賅,書法蒼勁灑脫,實為寶貴之文史珍品。原件均存中共中央檔案館。
趙壽山在重慶受訓期間,周恩來副主席和重慶辦事處對其多有指導、幫助,並做了大量的上層工作,使得趙壽山比較順利和安全地結束了受訓。畢業時,蔣介石接見了他,並當麵“升任”他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同時,調嫡係張耀明任三十八軍軍長,將部隊置於湯恩伯部的包圍中整訓。此時,工委一方麵向部隊中黨員做了提高警惕、團結部隊、準備行動的指示;一方麵向中央請示;另一方麵,通過黨內外上層關係,動員趙壽山早日回部隊。趙一方麵要回來安排交接並與工委研究對策,另一方麵也要穩定部隊,壓一壓張耀明的驕氣,於2月中旬與張耀明一同來到部隊。工委與趙壽山研究,作出兩條行動方案。一是由趙先行交接完畢,張耀明正式上任,趙離開後,再行活捉張耀明,接回趙壽山舉行起義。一是擁戴趙壽山為西北抗日聯軍總司令,公開拉隊伍起義。此事工委和趙壽山曾共同聯名給中央發過電報,請示中央最後決定。但直等到3月上旬,中央才就此明確回電指示:
第一,決定暫時不起義,指明在此時此地起義,在政治、軍事上不利。同意趙壽山去第三集團軍任總司令,要他繼續同中央和部隊保持密切聯係。並乘此機會,在第三集團軍建立黨的組織。
第二,把暴露了的黨員和一批知識分子黨員抽調一批回延安黨校學習,培養提高,為開展白區工作儲存幹部。
第三,另外選一批與西北地方部隊有關係的黨員打入陝西地方部隊的保安團隊,長期埋伏,爭取上爬,掌握兵權,準備在關中淪陷後,開展遊擊戰爭。
第四,今後在戰略上、策略上要爭取團結孔從洲,擁護孫蔚如抵抗蔣對三十八軍的分化、瓦解和吞並。地下黨要更加隱蔽精幹,進行合法鬥爭等。
此雖是後話,但也反映了當時我們確有準備起義的行動。此事還可參見1944年2月21日石堅致康生、李克農電,該電為當時我黨在三十八軍做秘密情報工作的同誌通過另一條線詢問中央所致。
康、李:(絕密)
二月十一日電告,蔣介石以提升趙壽山為第三集團軍總司令辦法撤趙軍長,引起憤恨,懷抗拒念頭,到四零二處詢中央:趙目前對策究宜服從做官或抗命行動呢?彼等待複,望速示為盼。關於趙及孫蔚如的處境和態度前已電告。我觀察趙目前隻有聽命離三十八軍赴河西接任一途;抗命辦法不僅孫難讚成,部隊亦難全動,況時機環境均不利。大勢已定,彼等非不自知。但我黨如能給以具體指導,實有積極作用,至少可安慰其情緒。張耀明接三十八軍已向孫聲明,首在肅清內部共產黨分子,希中央應予注意。
[石堅]2月21日
毛澤東批示:
康生同誌:
請複以:此事不應多所主張,由當事者審時決定對策。
毛澤東
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