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建國中學(1 / 3)

我到上海已是9月了,學校已經開學。本來我考上的是上海中學,因為學費太高沒有上成。當時,上海中學的畢業生,多半是上複旦大學、交通大學的,這就走上搞科技、搞工程這條道路,想起來還頗感遺憾。那時,上海市的教育局長陳德征,是蔣介石的紅人,曾經是蔣介石的一個筆杆子,相當於後來陳布雷的地位。他自己辦了個學校叫建國中學。這所學校設有半費生和免費生的名額,我就上了這所學校。

和我大哥住在一起的一個好朋友,叫張警軒,也是個有進步思想的人。張警軒同大哥的關係,除了思想一致之外,另一層原因,是他的舅舅是我父親的朋友。此人姓韓,蒲城人,和我父親同在楊虎城部隊,綽號“韓剝皮”。張警軒是大學本科生,毛筆字寫得好。我大哥上的是預科,打算上預科把基礎打好,以後去日本。為了使我能當免費生,張警軒把我領到陝西旅滬同學會,由同學會出麵,通過陳德征的弟弟陳德馥介紹給陳德征。那個建國中學陝西籍的學生很少,他們本來就看不起北方。尤其是對西北來的學生,稱古長安來的“北方侉子”。見到陳德征,他說要考一下。當時我雖學了一點英文,但底子很差,心裏想著,要是考我寫一篇文章那就最理想。果然,張警軒向陳德征介紹著我的情況,陳德征真的就要考我的文章,出的題目是《負笈求學記》,而且要當場麵試。張警軒一聽當場考愣了一下,因為他與我初識,尚不知我古文根底紮實。我卻能沉住氣,我說請題,陳德征是蘇北鹽城人。用蘇北話說了題目,問我懂不懂?我回答懂!這就坐下開始寫作文。我寫了祖居哪裏,世代書香,還有什麼軍閥混戰……什麼的。接下來,我寫了人不學不如物,以及為什麼到上海求學,赴上海沿途見聞等,寫了一大套,三張卷子紙寫滿了。寫後看了一遍,一字未改,交給陳德征。他一看很驚訝,說:“哎呀!陝西教育能有這樣高的程度呀!”又問我:“你是高小畢業嗎?有家館吧。”我說:“是高小畢業,也上過私塾。”他問:“你在私塾讀了些什麼?”我一氣把我讀過的書連《三國演義》等古典小說都講了。他說,這篇文章寫得好,如果在清朝科舉應考,就當上舉人了。接著他說:“好!免費,明天上學!”我就這樣上了建國中學。

第二天,我開始到建國中學上學。到上海後,我住在大哥的宿舍裏,兩人一張床,按農村的習慣“打腳頭”睡。現在考上建國中學,學校距我哥住的法政大學遠,就搬到學校去住校。建國中學在法租界金神甫路。從我哥哥的學校經過八仙橋到英租界再到閘北,再坐黃包車就到了。建國中學的校園原來叫沈家花園,環境優美,家具全是紅木的,古香古色。據說學生的宿舍都是什麼小姐的大繡房改建的。

教員當中,一位叫查猛鏑,浙江金華人,是個國學大師,在浙江人稱國學泰鬥。他原來是個共產黨員,坐過監獄。陳德征把他保釋出獄,聘請來建國中學任教。大概是為了避免當局的繼續迫害吧,這個人實際不瘋卻裝瘋。有時正講著課,會突然大吼一聲。他除了研究國學,著書立說外,還搞了個木魚,每天敲打念佛,研究佛學。國學造詣的確很深。與校長陳德征關係甚密。

我們的化學教員,也是先進分子,從龍華監獄放出來的。這個人是留美博士,僑居國外,英文很好,漢文比較差,講化學常用英語。上課點名時,常把我的名字“郝克勇”念成“赤克勇”,逗得學生滿堂大笑。他不知道大家為什麼笑,下次上課點名還是那樣念。

教國民黨黨義的先生叫袁陰愚,是《國民日報》總編輯。此人信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從頭至尾不按當時國民黨的教本和蔣介石的那套東西講,而是大講“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亦即孫先生後來的新三民主義。顯然他是個國民黨的左派,是反對蔣介石的。

還有一位是現在報紙上還能看得到的陶百川和他的弟弟陶百熊,另一位姓金的老師教社會科學,教英文的是個美國人,叫豪克斯。

我這個西北的鄉裏棒,出門獨闖,到了上海,首先遇到的是說話聽不懂。我找個廁所,我問廁所在哪裏,人家聽不懂,人家叫茅廁,我又聽不懂。他們叫我“北方侉子”,備受歧視,當地學生連校役都欺侮我。最初獨自一人在這學校,好像把一個人放在周圍無人的沙灘上,難以忍受,曾幾次想偷跑回家。功課中,英文、物理、化學、生理、幾何、數學、黨義等都聽講吃力。語文課那時叫國文,學的是《開明活葉文選》,內容都是我讀過的古文,再如地理、曆史、常識、修身等課程,都是讀得爛熟的內容,倒不需費力。針對我學習上的這種情形,我想出了個辦法:凡是我熟悉的國文、曆史等課,我在上課前把要上的內容先看一下。上課時,不必費神聽講,隻聽老師怎樣念就行了。這樣不到一學期,我就掌握他們的方言了。那時的文章基本上是文言文,也有白話文,互相參看,我逐漸也學會了怎樣將文言譯成白話。上課時,先生講文科的課,我就備其他的課。如英文、化學之類,以文科之餘而補理科之不足。同時,耳也兼聽,至少知道先生講到哪裏了。先生如向我提問,我也能馬上站起回答,使先生看不出我在下麵備其他的課。經過刻苦學習了兩個多星期,我把沒有學過的東西弄懂了,記住了,老師講課也能聽懂了。對於英文,凡是明天要教的新課,我在頭天晚上就把它弄懂,用一本《模範英漢字典》,我先查單詞,做到大體會讀,知道意思。到了熄燈時間,我就跑到宿舍外路燈下去背。剛到校時,初考僅能及格,到期考時,經過刻苦磨練,各門功課都考取了較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