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的翻譯黃華,立即把彭德懷的話譯給斯諾聽,斯諾站起來拍著彭德懷的肩膀蹺起大拇指連聲說:“OK,OK,還能拿200萬現大洋獎金呢!”兩個人的對話,使在場的人笑得喘不過氣來。
彭總一揮手,招呼院子裏幾位幹部,說:“走,就讓他把我們的形象送給蔣介石吧!”斯諾舉起相機,拍下了一張6人合影照片。從左至右是:紅一軍團代理軍團長左權、一方麵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紅一師師長陳賡、紅一軍團教育科長孫毅和一方麵軍參謀長聶鶴亭。
當年10月,斯諾回到北平。他把采寫的文章、拍攝的電影和照片,陸續發往英美各國報紙、電台發表,對於擴大中國工農紅軍的影響起了巨大的作用。
次年,斯諾的力作《紅星照耀中國》(即《西行漫記》)一書問世,上麵所說的斯諾拍的那張6人合影照片收在該書內。此書出版後,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
光陰似箭。10年、20年、30年過去了,這本書在世界各國印刷幾十次、發行上百萬冊,流傳甚廣。但作者斯諾卻未曾想到,由於他的筆誤,竟把那幅6人合影照片上孫毅的名字寫成了鄧華。他這一誤,轉眼就是40多年。
直到1979年,孫毅的小外孫在翻看新出版的《西行漫記》時,發現那張照片上的“鄧華”也留著小胡子,手拄棍子,他好奇地喊叫起來了,這好像是我姥爺呀?
小外孫去問他媽媽,媽媽找三聯書店,三聯書店派人去請80高齡的聶榮臻元帥辨認,聶帥毫不猶豫地說:“是胡子,那是孫胡子!”事後,有記者問孫毅:“《西行漫記》問世多年,你為什麼沒有對斯諾的照片說明提出更正呢?”孫毅說:“我老漢是幸存者,是後死者,和死去的先烈比,我是隻有從苦之勞,而乏建樹之功,不必去計較那些。”自然,這才是一個大成者的做人處世之道。
驕矜者令人忌憚
永遠做謙遜的人,實際上就是讓自己做一個被人們認同和喜愛的人。
做一個謙遜的人就要戒驕矜。
驕矜,是指一個人驕傲專橫,傲慢無禮,自尊自大,自以為是。具有驕矜之氣的人,大多自以為能力很強,很了不起,做事比別人強,看不起別人。由於驕傲,則往往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由於自大,則做事專橫,輕視有才能的人,看不到別人的長處。
驕矜對人對事的危害性是很大的。這一點古人認識得十分清楚。
《尚書》裏闡述道:驕傲、荒淫、矜持、自誇,必將以壞結果而結束。同樣的看法在《說苑·叢談篇》中也有:富貴不與驕傲相約,但驕傲自然而然地隨富貴出現了;驕傲和死亡並沒有聯係,但死亡也會隨驕傲而來臨。
一代名君唐太宗對侍臣說:“天下太平了,自然驕傲奢侈之風容易出現;驕傲奢侈則會招致危難滅亡。”唐代的杜審言,字必簡,是杜甫的祖父。唐中宗時做修文館學士,為人恃才自傲,曾對人說:“我的文章那麼好,應該讓屈原、宋玉來做我的衙役,我的字足以讓王羲之北麵朝拜。”杜審言有些太自不量力了,所以被後世的人們所嘲笑。這樣驕傲自誇隻能是顯出了他的見識短淺,並沒有人認為他的才能真的有那麼大。驕矜不忍隻能是貽笑大方。
《勸忍百箴》中對於驕矜這個問題這樣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取其咎。諸侯驕人則失其國,大夫驕人則失其家。魏侯受田子方之教,不敢以富貴而自多。蓋惡終之釁,出於驕誇;死亡之期,定於驕奢。先哲之言,如不聽何!昔賈思伯傾身禮士,客怪其謙。答以四字,驕至便衰。斯言有味,噫,可不忍?!”這段話意思是說:金玉滿堂,沒有人能夠把守住。富貴而驕奢,隻會自食其果。國君對人傲慢會失去政權,大夫對人傲慢會失去領地。魏文候接受了田子方的教誨,不敢以富貴自高自大。驕傲自誇,是出現惡果的先兆;而過於驕奢注定要滅亡。人們如果不聽先哲的話,後果將會怎樣呢?賈思伯平易近人,禮賢下士,客人不理解其謙虛的原因。賈思伯回答了四個字:驕至便衰。這句話讓人回味無窮啊,怎麼能不忍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