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明]湯顯祖《牡丹亭記題詞》

戀愛是不分距離、不分地域的,在茫茫人海中,兩人從相遇、相識、相知,再到相親相愛,彼此時時牽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這就是戀愛中的男女。

戀愛是締造和諧美滿婚姻的前奏。美滿姻緣,需要男女雙方共同努力。在戀愛中,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男性往往處於主導地位。當然這個主動並不單指主動求愛、主動接近和糾纏不休,更重要的是通過自己的言行,爭取得到女孩的好感。由於社會上多種因素潛移默化的影響,多數女孩是在心理上先形成一個“理想愛人”的模型。這個模型可能是很具體的,有時是以一個真實的人,有時是把幾個人身上的優點湊在一起,希望自己將來的愛人像A男那樣既忠誠又有風度,像B男那樣既有才華又有好職業。

戀愛對於青年男女,好比世上有了咖啡和咖啡伴侶。沒衝的咖啡,特別的苦;咖啡伴侶,也沒什麼味道,遠不如它那白花花的樣子誘人。可是,把咖啡和咖啡伴侶摻和在一起,用沸水輕輕地勾兌,居然是那麼的香醇。

男女雙方原來就是咖啡和咖啡伴侶,戀愛把兩個人攪和在一起,於是就有了故事。衝得好了,完全融合在一起,就會散發出香味;搭配得出了問題,總有些東西漂在上麵,不好看,喝起來也略帶著點兒苦味。愛情就是個杯子,能讓兩個人重新活一回。不過這個杯子也沒配小勺,誰都不可能非把兩個人攪和在一起,別人看著著急也沒有辦法。隻能靠相互的融合,讓這本來平淡的生活散出香味來。

有一首詩寫道:“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如果說把兩個人放進愛情的杯子要靠緣分的話,那麼,能夠讓兩個人融合到一起的水,就叫“寬容”。對於沒用勺子攪拌的咖啡來說,似乎決定了最後的味道。所以,隻有男女雙方不斷地融合,咖啡經勺子不斷地攪拌,才會散發出濃濃的香味……

愛,是心與心的零距離;愛,是不在乎任何形式的!愛,不是犧牲,也不是占有,其實是成全。擁有愛情的時候,要讓對方自由;無法擁有的時候,雙方更要讓愛自由。就算曾碰到世間最慘烈的不義與背離,堅定對愛情的信仰仍然有助於治愈心靈的創傷。人生的智慧,不在於失去之後留下的怨恨,而是記取教訓之後更成熟的信任。

死生契闊,與子相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本書經過反複修改,終於與讀者見麵。蘇子與夏季同誌付出了很多辛勞,張爽、汪清秀、劉墨菊、羅英、陳金華、韓丁柱、章娟、常嬙、淩忠、趙華倫、牛海亮等諸多友人給予很大幫助。由於作者水平及主客觀因素所限,書中難免會有舛訛,敬請廣大讀者不吝賜教。

編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