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莎拉從沙漠德魯伊那裏獲得了不少的食物,去往其他地方進行求援的雪山德魯伊同樣沒有什麼讓人驚喜的收獲。
看不到任何利益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卷入到這場戰爭中,還是看起來實力如此懸殊,看不到勝利希望的戰爭中,提供些許的物資支持已經是他們能夠做得到的極限了,這還是看在了雙方都是德魯伊,擁有著相似觀念的份上。
世界各地傳回來的消息讓雪山德魯伊的村莊陷入到了低落的氣氛中,他們從來都沒有後悔加入到這場戰鬥中,這和利益什麼的無關,是單純理念之間的紛爭,導致了他們同波羅的海帝國隻有一方能夠存活下去。
不是什麼人都願意為了生存而改變自己的思想和信仰的,就算是身體能夠延續下去,被扭曲的德魯伊就就不是曾經的雪山德魯伊了,可能別人願意就這樣苟活下去,但是其中並不包括這些雪山德魯伊。
波羅的海帝國看樣子根本就沒有擔心聯合王國和雪山德魯伊能夠找到援軍的模樣,他們對自己的力量保持著信心,認為就算是有其他的勢力願意站到帝國的對立麵去幫助雪山德魯伊和聯合王國,他們的行為隻是螳臂當車。
帝國要進行充足的準備,這就代表著需要消耗不少的時間,如果把時間從寒冬臘月拖延到春季,萬物複蘇,冰雪消融的季節,對於聯合王國和雪山德魯伊而言,又是個難以解決的麻煩。
剛從冬眠蘇醒的野獸將會被饑餓所支配,這種趨於本能的獵食行為將會讓他們擺脫德魯伊的控製和影響,形成的獸潮將會對近在咫尺的城市發起衝擊,他們不會考慮這種襲擊會給自身帶來多少的傷亡,因為被饑餓充斥的大腦驅使著他們進行這樣的行動,如果傷亡太多同樣是個好消息,代表他們能夠用那些死去野獸的屍體來填飽肚皮。
關於獸潮是有多麼的麻煩,常年生活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人都深有感觸,如果不是依靠高大堅固的城牆,每年的獸潮都是關乎生死的苦戰,每年都會有經驗豐富的戰士死在這樣的獸潮中,連完整的屍體都無法保持。
為了讓掌握這場戰鬥的主動權,雪山德魯伊開始想辦法驅使更多的野獸去獵殺那些進入到森林,進入到挪威山脈的波羅的獵人,在打擊敵人的同時,維持著野獸的數量。
這些獵人每年在冬季進入到森林,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中可不僅僅隻是想要獲得足夠的獵物,他們還肩負著減少春獸潮數量的任務。
德魯伊中的比較大膽的人,甚至開始聯合起來,想要攻破那些建造得比較靠近森林的城鎮,希望能夠用這樣的方法,來激怒波羅的海帝國,讓對方在沒有做好準備前就對挪威山脈進行進攻。
就算是些許的優勢,他們都不願意放棄,就算是不能完全的戰勝波羅的海帝國,他們都希望能夠在艱苦的作戰中獲得更多的籌碼去進行談判。
有很多的時候無法在戰場上獲得的東西,通過談判很簡單的就可以獲取,比起手中鋒利的刀劍,犀利的口舌同樣可怕。
顯然,他們看了波羅的海帝國高層的氣量,隻是這點點的損失,是沒有辦法改變她們已經製定好的計劃。
當初阿緹拉帝國花費了不菲的代價,終究還是在這片山脈中迎來了失敗,這場失敗成就了高姆的威名,讓斯堪的納維亞帝國日落西山,同時導致了戰無不勝的阿緹拉帝國被困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多年,活生生的從猛虎變為了家貓。
波羅的海帝國現在的確是擁有了壓倒性的優勢,當初阿緹拉帝國又何嚐不是擁有壓倒性的優勢?那個時候阿緹拉帝國由於各種原因的失敗,帝國的高層決不允許帝國同樣去品嚐這個失敗。
帝國的情報部門根據各種的消息進行實地的考察,繪製了挪威山脈的詳細地圖,在地圖上清楚的標注了聯合王國構建的防禦工事,那些建造於斯堪的納維亞時期的城堡,經過了修繕後再次的投入了使用。
還是熟悉的堅壁清野的戰術,聯合王國想要通過延長波羅的海帝國補給線的方式,來增加敵人進行補給的難度,來讓他們針對補給線的行動變得更加的簡單。
這樣的戰術對於聯合王國的人來完全不陌生,他們在同阿緹拉帝國的敵人進行戰鬥的時候都是這樣的。
起來還是很無奈,如果能夠在正麵的交戰中取得優勢,聯合王國同樣不願意選擇這樣的戰術,這種和斯堪的納維亞人的性相違背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