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洪武年間。一天,東昌府的祝員外突然把養馬的、販馬的甚至給馬掛掌的都請了來,酒足飯飽後,領著大家來到後院,指著一排嶄新的馬廄說:“祝某戎馬一生,現雖然賦閑在家,但還是特別喜歡寶馬良駒。今天我請大家來,就是讓大家幫忙,物色各種名馬。祝某雖不是大富之家,但因一輩子隻有這一個愛好,所以,不惜下血本——有介紹寶馬給我的,不管能否成交,都有50兩銀子的跑腿錢,如果寶馬歸我,賞銀500兩。”一聽這話,人群像飛進幾百隻蒼蠅,整個院子裏都在竊竊私語。祝員外笑了笑,又說:“諸位請安靜,我知道大家可能不信。這麼辦,所有今天來的人,都發紋銀十兩,算是找馬的腳力錢,大家以為如何?”
話說到這分上,大家都相信了,歡歡喜喜領了銀子,有說有笑地走了。
真是有錢使得鬼推磨,幾天後,祝員外正在書房研究馬譜,家丁帶著一個人走了進來。那人看到祝員外,手舞足蹈地喊道:“祝員外,大喜啊!恭喜員外將得寶馬一匹。”
祝員外扭頭一看,進來的是孫大炮,人送外號“孫馬掌”,是這一帶出名的掛掌人。
孫馬掌說,上午他在集市上等活,忽然看到一名老者牽著一匹馬經過,馬背上馱著幾包貨物,看來是走腳的。當時,老者牽馬經過的地方有一座石橋,別的馬過去,鐵掌踢打橋麵,都是“嗒嗒”的,而這匹馬走過去卻沒有聲音,隻聽到輕微的“噗噗”聲。孫馬掌釘馬掌二十幾年,不敢說會相馬,但也能看出來,這匹馬沒有釘掌。沒有釘掌的馬駝貨,還真是少見。孫馬掌悄悄跟上去,跟了一段路,發現老者住進了悅來客棧,就回去收了攤子,買了點酒肉,去了客棧,敲響了老者的房間門。
老者見一生人拿著酒肉進來,說要和自己喝二兩,不免皺起眉頭。孫馬掌嗬嗬一笑,也不等老者讓他,兀自坐下,打開酒罐,自己倒了一碗,咕咚咚喝下,又撕了一塊牛肉,塞進嘴裏,美美地下咽,這才說:“酒菜都沒有問題,在下今天來,就是想請教一個問題,您這馬不掛掌,怎麼就敢駝貨?這時間長了,不把蹄子磨壞了?據我觀察,今天您一定走了不少的路,這,看馬身上的汗水就知道。”
老者聽完,這才舒了一口氣,說:“我也不知道,半年前我去口外送貨,跟了我十幾年的老馬突然暴斃,沒辦法,我隻好在當地又買了一匹馬。當時,馬的主人因為老婆生怪病,借了很多外債,無奈才賣馬。不過,馬的主人之所以把馬賣給我,就是因為我是靠馬生活的,不會隨意宰殺馬匹。我走時,馬的主人抱著馬脖子哭了半天,最後告訴我,這馬不用釘馬掌,天生的硬蹄子。”一聽這話,孫馬掌站了起來,大聲問:“你買馬的地方是不是叫白岔溝?”老者想了想說:“對,就是白岔溝!”
孫馬掌一拍巴掌,拿過酒罐倒了兩碗,激動地說:“老哥,你發財了!來,幹杯後我告訴你緣由!”
老者一頭霧水,但看到孫馬掌端起了酒碗,隻好慢慢端起來,喝了碗中酒。
放下酒碗,孫馬掌抹了一把嘴角流下的酒水,顧不得吃肉,聲音顫抖地說:“二十年前,我跟我師傅學釘馬掌的時候,就聽師父說過,蒙古白岔溝有一種馬,叫鐵蹄馬。”孫馬掌的師傅說,白岔鐵蹄馬的絕活是蹄質堅硬,蹄小而立,敦厚而圓,色如墨玉,不易裂縫,在亂石遍布的崎嶇山路上也如履平地,而且不但可以供人騎乘,拉車用挽也是一把好手,無論在什麼道路上行走都無須裝蹄鐵(掛掌),特別適應在石頭較多的山道上行走,爬坡下梁不縱不跳,行走之平穩,是其他馬所不及的。鐵蹄馬身材短小,耳尖頸曲,鹿腹斜尻,後腿奇長,是典型的蒙古走馬型。因此得了“白岔鐵蹄馬”的美稱。據說,它曾是元朝皇家禁衛軍最好的馬,當年蒙古鐵騎縱橫天下,它戰功卓著。
說到這裏,孫馬掌見老者眉毛一挑一挑的,笑著說:“怎麼樣,我沒騙你吧?因為世上隻有鐵蹄馬不用掛掌,所以,我一眼就認出了它。”
老者嘴張了張,試探著問:“照你這麼說,我這匹馬,能值幾十兩銀子?”
孫馬掌哈哈大笑,衝著老者伸出整個手掌。
“五十兩?”又自言自語到,“不少了,我買的時候花了不到二十兩,又幫我運了近半年貨,賺了。等我賣了它,再回去買一匹。”
孫馬掌嗤笑道:“看你也是鄉巴佬,沒見過世麵,告訴你吧,這匹馬在蒙古可能不值這些錢,但到了我們這一塊,至少能賣5000兩。”說著,往老者麵前湊了湊,小聲說,“今晚你看好你的馬,明天聽我好消息。”說完,孫馬掌找到店掌櫃,扔給他一兩碎銀子,讓店主看著老者,別讓他半夜溜了。辦完這件事,孫馬掌這才告辭出了客棧。
二
一聽有如此好馬,祝員外坐不住了,起身就要去看馬,孫馬掌連忙前邊帶路,祝員外的家丁十幾人跟在後麵,一副馬不賣就搶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