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壇起事鬧春宮 義軍血灑滿京城(1 / 3)

攔住楊一清去路的人馬,不是別人,而是劉增。以前劉增的父親劉健曾與楊一清是好友,此時劉增已與南昌朱宸濠相聯手,尋機起事,他帶領二十幾個人聯絡河北英雄好漢,準備在一年一度的天壇祭天活動中刺殺武宗,他已聯絡好河北英雄好漢劉六、劉七等人,他先帶人進來刺探情況。

劉增帶著人來到蓮花池一帶,正好遇見楊一清帶著家人淒慘地從此走過。他叫人攔住了楊一清,來到楊一清的車前。抱拳問侯:\"叔父大人可好!\"楊一清見是劉增,心裏才鬆了口氣,他還以為是江彬這個奸臣帶人追殺他來了呢。見是劉增帶了這麼多人,他驚問到:\"賢侄這是上哪去?\"劉增當然不敢泄露機密,隻是說:\"昏君當道,忠臣被殺,各地義軍紛紛起事。\"他還勸楊一清與他聯手,反了這個昏君。

楊一清大驚,他雖然屢遭奸人間算,對武宗有看法,但他寧願自己被殺,也不做讓人罵的\"亂臣\"。他還勸劉增賢侄,你的事叔父我不管,但我還是勸你不可妄動,大明氣數還未到盡時,你要多保重。\"劉增見勸楊一清不成,就護送他離開京城回鄉。也多虧劉增的護送,否則楊一清也成了刀下之鬼。原來武宗趕走楊一清後,江彬就進了豹房,他對武宗說:\"這個楊一清如果不為大明朝所用,是不可以留下的。萬一他要是投靠了叛軍可就麻煩了。\"武宗聽後,讓江彬帶人去追殺楊一清。隻是派去的錦衣衛見楊一清在劉增等人的護送下,沒有機會下手,就偷偷跟在他們的後麵。

這天他們叔侄來到沙河,楊一清對劉增說:\"別送了,賢侄多保重。\"就在這時,有個親兵過來對劉增說:\"劉大人,後麵有一哨人馬偷偷圍上來\"。這哨人馬正是江彬追殺楊一清的那夥人,他們已準備在沙河動手,殺掉楊一清。劉增一看,前麵有一隊人馬也圍了過來,想必今日免不了有場血戰。

楊一清勸劉增快走:\"賢侄請先走走,他們是衝我來的。\"\"不,叔父還是你先走,我來掩護,他們拿我們怎麼不了。\"劉增讓幾個親兵保護楊一清,他帶著二十幾個人殺了過去。

這劉增從小練武,練得一身好武藝,二十多個棒小夥子別想靠近他一步。他見今日追兵並不是太多;加上前麵的圍兵,也就有四五百人。而他帶了二十多個刺客,個個是以一當十,這四五百人想打過他們也不是那麼容易。兩軍混戰,隻殺得飛沙走石,天昏地暗。這楊一清見劉增他們殺得挺苦,他在眾親兵的保護下雖然沒有什麼危險,但他不忍心劉增為他作出犧牲,勸身邊這些親兵別管他。

畢竟敵眾,劉增二十多刺客,也有幾個倒下被殺,眼看不行了。劉增讓人保護好楊一清,上馬撤退,他和其他人在後麵掩護。明軍緊追不舍。

就在這時,從沙河東麵又殺過一隊人馬,楊一清一看要壞事,可是劉增高興起來了。原來這夥人是劉增聯絡的河北好漢劉六劉七二兄弟。他們本來是與劉增說好在京城會合的,走到沙河正巧遇到這場撕殺,他們帶有三百多人,從東邊往明軍隊伍裏一衝,加上劉增從中間往外殺,二三百明軍就死的死,傷的傷,剩下十幾個人狼狽而逃。

劉增與劉六、劉七二兄弟合在一處,帶他倆來見楊一清。

\"兩位英雄,這是明兵部司馬楊一清先生,現遭江彬等奸人陷害,被解職回鄉。\"劉增給他倆介紹。

\"老先生受驚了。\"\"多謝二位好漢相救。\"大家見過禮後,又在一起說了幾句,楊一清還是不肯落草,大家隻好灑淚而別。楊一清繼續南下回鎮江,劉增與劉六劉七二兄弟帶著人分頭進了北京城。

他們約定,在良鄉集合。好在沙河離良鄉不遠,半天就到了。這裏是他們發展基地,各村都有義軍,專等一聲號令,就可集中起來形成一支強大的軍隊。劉增來到良鄉趙家莊住下,與劉六劉七二兄弟人仔細商量了進京的計劃。原來明朝在每年十二月初一都要在天壇殺畜祭祖,他們準備利用這次機會,在天壇伏擊武宗,四下已聯絡了上千名義軍。

劉增與眾英雄見過麵以後,他說了自己的打算:\"我們不妨先進城摸一下情況,一是了解武宗祭天的具體時間,二是熟悉一下具體環境。三是最好在南郊天壇附近村子裏建立關係,你們一千多名弟兄能悄悄隱藏起來\"。

劉六說:\"劉兄說得有理,正好我有個老鄉叫張福,在宮中當太監,負責灑掃之事。聽別人說,他早就對明朝不滿。\"\"太好了。\"劉增又對劉六說:\"劉大哥這事就這麼定了吧!咱們進京鬧他個天翻地複。\"劉六問劉七:\"你看怎麼樣?\"\"這事成。\"劉七是寡言的人,但他人很仗義,功夫又高,許多事他都聽六哥的。

說起這劉家兄弟夠慘的,他們的爹媽也挺有意思,生下他們就按一二三四五六七排。這可能是莊稼人不認識字的緣故。

明朝武宗時橫征暴斂,強占民田,僅在河北就搶占民田16700多傾,建皇莊19處。為了修建皇莊,強拆民房、強挖民墳,還要強拉民夫,強攤差稅,那真是:郡縣煩疲,人民愁苦。整天道上聞號哭之聲。搬木運石。起初隻點精壯勞力為夫,到後來人手不夠,連婦女、兒童、老人都點到工地為夫。一處皇莊修建下來,死屍填街,哭聲不絕。劉家五個弟兄都死於修建皇莊勞役之中,劉六和劉七隻因在邊關為兵,才免於死。

當時在河北流傳這樣的話:土木傷民命,明家傷更多。

死屍填作路,流血漾成河。

哭聲時遍野,怒氣可衝天。

試問宮成後,君王輦幾過。

明王朝對百姓的殘酷剝削和壓榨,迫使農民多次舉行起義。劉六、劉七從軍歸來,看到五個哥哥死於築皇莊之中,聯絡八方農民,準備向明王朝再次發動進攻。

這天,劉增和劉家兄弟十幾個人裝成商人混進北京城。在城南永定河邊有趙記飯館,又稱\"醉八仙\",是有名的老字號酒店。這個酒店的店主也是趙家莊人,因此成了劉六他們的秘密聯絡點。他們走進\"醉八仙\",被夥計讓進裏屋,劉六見了店主忙介紹說:\"這位是劉公子,是大明前兵部司馬的公子。\"\"久仰,久仰。\"店主起身歡迎。

\"有勞你了!\"劉增也還禮。他看了一下這個店,的確不凡,高樓大房,麵臨正街,是個做生意的地方。

店主心裏不明白,象兵部司馬的公子怎麼能與劉六攪在一起。他又不好問,心想這年頭,他不也背明了嗎。本來象他這種生意人是不願討問國家大事的,可是他家鄉的田地硬是被惡官搶占,還把他的幾個侄女兒搶入宮中,現在連兵部司馬的公子都反明,他更堅定了。他拿起酒杯,小聲說:\"祝各位英雄一路順風。大家盡可放心,就把老夫這裏當作自己的家。\"劉六說:\"我們暫時隻能在你這裏住下了。\"\"好的,好的\"店主出房門去叫人打掃房間。

劉六又說:\"劉增兄不便在京城出頭露麵,你守在這裏,我帶幾個弟兄去皇城找張福問情況。\"劉增忙說:\"不用,這個關鍵時刻我怎麼能不出麵呢?再說我對宮中較熟,還是咱們一起去,來他個夜闖深宮。\"劉七一拍劉增的肩膀:\"痛快!\"三人安排好剩下十來個人的住處,讓他們去南郊摸一下路和地形。安排好之後,他們三人來到皇城根,這裏是進入皇城的第一道關。

\"站住,幹什麼的?\"\"噢,是李監頭!\"因為劉增過去常出入皇城,認識這位李監頭。這個李監頭也是個太監,是掌管進出皇城大門的太監。

劉增從懷裏掏出一包銀子,遞給李監說:\"煩李頭傳一下張福張公公。\"\"有事嗎?\"\"家鄉的幾個老鄉送點土特產,另有一個案子想走走關係。麻煩這位公公爺通報一下。\"劉六接著說。

\"他們說?\"李監頭指劉六、劉七問。

\"他們也是幾位老鄉。\"\"等著吧。\"不一會,張福從宮中出來,見是劉六兄弟,大驚。忙裝出熱情勁說:\"好幾年不見了,你們倆不是在邊關嗎?\"\"回來了。\"張福對李監頭說了幾句,就帶他們三人進了皇城。因為這裏是外皇城,主要是大臣臨時休息或嫖官妓的地方,基本上是個消遣之處。所以隻要有關係或證件都可以進去。而且在這裏麵還可以買到便宜貨,有錢官宦人家常出入皇城。

他們進了皇城,張福帶他們來到一個僻靜之處,悄聲說:\"皇上已決定十二月初一去天壇祭天,現正在準備,具體路線還不清楚。\"他又說:\"再往前走就是內皇城了,西邊就是豹房,是皇上玩女人的地方。皇上常年住在豹房,戒備森嚴,與皇城隻是一街一牆之隔。\"\"這裏晚上可以停人嗎?\"\"放心吧,這是專供高官玩女人的地方,通宵達旦。\"劉增先說了一句。

\"對,對。\"張福看著劉增又說:\"這位兄弟說得很對,正好這裏我有熟人,咱們先呆一會再說。\"劉六說:\"不呆了,能不能進皇宮?\"張福說:\"不好進。\"\"為何?\"\"門口把得很嚴。\"劉六衝張福一笑說:\"這難不住,你隻要告訴我們那裏無人就可以了。\"張福知道劉六兄弟是練過功夫的人,會輕功,便在地上畫了個草圖,簡單告訴他們可以進宮的地方。說完就領著他們三人來到儲藏室,這裏是放條帚掃把之類的地方。劉六見四下無人,氣提丹田,一躍身就上了牆,劉七、劉增二人也躍上了牆,消失在內宮中。

他們三人進了內宮,朝豹房摸去,豹房是建在皇宮西邊,與皇城相隔。這裏雖然戒備森嚴,但由於張福已告訴他們哨兵的具體位置,加上有花木掩護,很快就又過了一道牆來到豹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