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不要沒有主見,表達出自己的觀點(1 / 1)

樸槿惠是一個有主見的人,她有獨立的思想,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敢於表現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她的很多想法和決定,讓周圍的人難以理解。可即便如此,她仍然義無反顧地堅持自己的主張,這就是樸槿惠。

2002年,樸槿惠突然接到朝鮮有關部門的邀請函,請她到朝鮮進行訪問。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樸槿惠不會接受這樣的邀請,就連朝鮮方麵也認為他們的邀請不會成功。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樸槿惠竟然接受了朝鮮的邀請。一時間,各種反對和質疑的聲音不絕於耳,這其中也包括她曾經的同事和親密的家人。他們無法理解,懷揣如此的深仇大恨,她怎麼可能“欣然”接受敵人的邀請?

可是樸槿惠卻始終堅持自己的主張,還按照朝鮮方麵的請求,寫了一份接受邀請的確認信。她平靜而又堅定地向所有人袒露著自己的心聲:“做這個決定確實很困難,但如今我認為應該超越過去的痛苦記憶才是。因為我經曆過那樣的痛苦,所以反而更希望能夠解開南北對話的關係。”

樸槿惠的話不禁讓人動容,這樣的心胸怎能不讓人欽佩?更為可貴的是,在麵對質疑和反對時,她敢於表達自己的觀點,敢於堅持自己的想法,這必然是一位領袖該有的氣質。後來,她的朝鮮之旅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得南北之間的關係得以暫時緩和,那些反對的聲音終於平息了,對樸槿惠的讚許卻留存在了每一個人的心中。

著名詩人席慕蓉曾經說過:“人的一生應該為自己而活,不要太在意別人怎麼看。”一個有主見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才能認清自己前進的方向,才能在自己選擇的路上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一個男孩的家人都以畫畫為生,他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像家裏人一樣將畫畫作為自己的終生職業。男孩每天練習繪畫,每畫完一張畫就會拿給爸爸看看,爸爸撇撇嘴說:“哦,這太僵硬了。”於是男孩按照爸爸的意見修改。之後他又拿給媽媽看,媽媽說:“親愛的,飄忽的東西沒人愛看。”男孩又采納了媽媽的意見。後來,他的畫被哥哥看到了,他說:“上帝,這是什麼?是塊木頭嗎?”男孩趕緊又按哥哥的意見修改。最後,姐姐說:“天哪,這簡直是被染料弄髒的一張紙。”

就這樣,這個男孩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爭取別人的滿意了,他最終沒能成為一名畫家。他想討好每一個人,卻沒有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斷。

很多人說話辦事,總是擔心別人提出反對意見,或是招徠他人的質疑,於是就放棄了自己最初的想法,這是缺乏主見的表現。其實每個人的為人處世,都有自己的準則,隻要立場明確、目標清晰,大可不必強迫我們自己一定和別人的想法保持一致。隻要我們自己認為是正確的,就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他人一時的反對或不解並不重要,結果能夠說明一切,隻要你成功實現自己的目標,這樣的爭論自然也就平息了。

生活中的很多女人總是習慣性地認為自己很軟弱,隻有依附於他人的才會覺得安全。她們靦腆膽小,缺乏主見,做決定優柔寡斷。總是低估自己的能力,總是害怕承擔風險,隻要別人稍作反對,她們便會主動放棄自己的想法。可是,內心真實的感受卻欺騙不了我們自己,難道依附跟隨於他人就真的能讓自己心安嗎?難道委屈自己改變自己的想法就真的能讓自己心情舒暢嗎?這樣的結果隻能是把痛苦留給自己,把成功的機會親手斷送。

我們若想在生活中收獲幸福,在事業上收獲成功,就要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就要有主見,就要敢於在質疑聲中表達自己的觀點。重複著他人的勞動成果,或是跟隨著他人的主張,是無法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有價值的。我們不需要去做別人的複製品或是複讀機,要堅信我們自己的人生一定有著特殊的意義,隻要堅持努力就一定可以實現我們自己該有的價值,甚至比他人表現得更好。

主宰我們自己的人生,就一定要有主見,心裏怎麼想的就直接表現出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想法隻能一事無成。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獨特的創造力,都有超越自我的巨大潛力,關鍵是我們要敢於有自己的想法,敢於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敢於在任何時候都堅持做你自己,而不是永遠看別人的言行而動。

不要再人雲亦雲,隨波逐流,不要再委屈自己去遷就別人。做一個有主見的人,活出我們自己該有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