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嘩嘩”
一個個彈殼從槍膛裏彈出來,掉在地上歡快的跳躍著,彈頭則直奔目標將六百米外的一個個人形靶子瞬間打得稀爛。
好一會兒,子彈打完後貝特朗探出頭看了看遠處已經不成樣子的靶子,拍著機槍回過頭來對秦天說道:“我說過,秦!我們聯手,整個索馬裏都會是我們的,這就是證明!”
接著貝特朗就不願意再讓這機槍離開他的視線了,他讓人帶來了衣服就在廠房裏當著眾人的麵脫個精光然後換上,之後再讓人把早餐送來,一邊吃一邊看著布裏斯博士等人對高機做進一步測試。
這主要是貝特朗擔心這款機槍在減輕了如此多的重量後會有什麼問題。
但這種擔心其實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這些重量之所以能減下去……
首先是去掉一些沒有必要的零件或將零件進行整合。
其次是犧牲掉了高射機槍一部份高射性能……高射機槍原本是高射為主平射為輔,但在索馬裏這地方絕大多數是用於平射,用於高射的零部件基本是多餘。
再次,就是之前的槍身過於粗糙射擊時會產生很大的震動,所以需要很重的腳架用於穩定。
比如原腳架就重53公斤,隻一個腳架就比現在整槍33.2公斤重得多。
改進之後腳架從53公斤直接降到了15.55公斤。
於是整槍的重量就降到了一個在戰場上可以快速機動的程度。
軍工設計上很多時候都有這樣一種說法:“有得必有失”。
也就是當你想提高某方麵性能時就必須犧牲掉另一方麵的性能。
貝特朗從事軍火貿易的時間不短當然知道這一點,所以擔心這款機槍會不會有其它問題。
但結果卻讓他喜出望外……新款機槍不僅沒有任何問題,反而解決了許多問題,另外在性能上還有很大的提升。
這其中有效射程的提高尤為明顯。
有效射程指的是武器對預定目標射擊時能達到預期的精度和威力要求的距離。
這個距離與子彈有關係也與槍有關係。
子彈方麵,一個重要的參數是彈頭在空氣中飛行速度……彈頭進行超音速飛行時受空氣、風力等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小,一旦彈頭的速度減弱到亞音速,這時彈頭受到的阻力就會由激波阻力轉為渦流阻力,阻力增加的同時彈頭還會朝隨機方向偏移散布麵積急劇增大。
也就是說,一旦彈頭速度降到了亞音速,那基本就沒有精度可言了。
槍的方麵,則與膛線、結構、槍管長度等因素有關。
兩方麵相結合,有效射程基本上就有這樣一個規律:
子彈在空氣中進行超音速飛行的距離為標準,槍械越精密越穩定,有效射程就越接近這個標準甚至會超過這個標準。
比如ak47的子彈是7.62*39mm,其超音速飛行距離為425米。但因為ak47製作粗糙,其射程隻能勉強達到300米。
m16a4的子彈是5.56*45mm,其超音速飛行距離為630米。由於製作精良,其有效射程能達到6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