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絲不掛
【原文】
溫州淨居尼玄機,唐景雲中得度,常習定於大日山石窟中。一日忽念日:“法性湛然,本無去住。厭喧趨寂,豈為達邪?”乃往參雪峰。峰問:“甚處來?”日:“大日山來。”峰日:“日出也未?”師日:“若出則熔卻雪峰。”峰日:“汝名什麼?”師日:“玄機。”峰日:“日織多少?”師日:“寸絲不掛。”遂禮拜退。才行三五步,峰召日:“袈裟角拖地也。”師回首,峰日:“大好寸絲不掛!”
【譯文】
溫州尼姑玄機,唐景雲年中出家,常在大日山石窟中修習禪定。一天忽然想到:“法性清淨澄明,本無往來停止。厭惡喧鬧,趨向靜寂,難道是領悟嗎?”就去參謁雪峰禪師。雪峰問:“哪兒來?”玄機答:“大日山來。”雪峰問:“日頭出來了嗎?”答:“如果出來就熔化掉雪峰啦。”雪峰問:“你叫什麼名字?”答:“玄機。”問:“每天織多少布?”玄機答:“寸絲不掛。”說完就禮拜退出。才走了三五步,雪峰就喚道:“袈裟角拖在地上啦。”玄機回過頭來,雪峰說:“好一個‘寸絲不掛’!”
智慧小語
有道善辯的僧尼尚且為那角袈裟而轉頭回視,世間凡人的羈拌又何止於此呢?
心惡猶如鐵長鏽
【原文】
惡業於心,還自壞形。如鐵生垢,反食自身。
【譯文】
心理如果不健康,行為自然不會健康,而且會危及自己的身體。就好像鐵一樣,生鏽時間長了,本身也會被腐蝕掉。
智慧小語
身雖殘而誌堅的人,同樣能過得殷富、充實;而心理有殘缺的人,即使身體再健壯,也快樂不起來。何以如此?原來心與身的平衡才是健康的真正定義。
智與義
【原文】
若人壽百歲,邪偽無有智。不如生一日,一心受正智。若人壽百歲,不知大道義。不如生一日,學惟佛法要。
【譯文】
如果有人活到了百歲,卻是一心邪惡毫無智慧,還不如那些僅生存了一天,而擁有大智慧的人。
如果有人活到了百歲,卻還不明道義,還真不如那些生存了一天,卻明白道理和識得大體的人。
智慧小語
空長百歲,一無所成:一朝悟道即可升天。把握青春,勤奮學習切莫學“白頭翁”,空活百歲。
截樹重生
【原文】
如樹根深固,雖截猶複生。愛意不盡除,輒當還受苦。
【譯文】
如果大樹的根深而牢固,即使把樹截斷,照樣會從根莖上萌發新芽。同樣,我們的俗世情愛,如不能從根本上斷除,還是會痛苦。
智慧小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凡俗世人,誰又能看得破紅塵一個“情”字?緣份天注定,是你的終究會是你的,不是你的也難強求。一切皆隨緣,便不會有太多痛苦。
近臭者臭,近善者善
【原文】
鄙夫染人,如近臭物。漸迷習非,不覺成惡。賢夫染人,如近香薰。進智習善,行成潔芳。
【譯文】
和卑鄙的人在一起,他會熏染你,就像生活在臭穢東西中間一樣。時間長了,漸漸地就會沾染上壞習慣,不知不覺自己也就變成惡人了。和賢良的人在一起,他會感染你,就像生活在芳香的事物中間一樣,時間長了,不知不覺地自己也就成為善人了。
智慧小語
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們自然喜歡和優秀的人相處、共事,而對小人唯恐避而不及。可是,在我們希望有好鄰居和出色的朋友的同時,仔細想一想,別人是否也會這樣要求我們?
淡看軀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