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農業發展配套的現代農業服務業還包括技術服務,農戶們需要聽專業人士的。種什麼品種,何時打藥,施什麼肥料,對環境會產生怎樣的影響,一家一戶的農民並不全部清楚。從種什麼到怎麼種以至於怎麼銷,這些都為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空間。把土地交給服務機構來種植管理,實質上可以在不改變土地家庭聯產承包經營政策前提下,通過農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標準化的管理和服務,解決分散經營與農業標準化之間的矛盾,對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有著積極意義。有了專業性的服務公司,服務機構實際上成了新技術、新產品推廣的主體,可以解決當前農業科技推廣體係中,推廣人員多了財政負擔不起、少了搞不好服務的尷尬。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家庭經營越來越離不開多元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但從現實情況看,農業服務業發展滯後、水平較低,還很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要。發展現代農業服務業已成為現實的需要和曆史的必然。
17農產品加工業創業項目有哪些?
我國在統計上與農產品加工業有關的包括12個行業,即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加工業、紡織業、服裝及其他纖維製品製造業、皮革毛皮羽絨及其製品業、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製品業、家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記錄媒介的複製和橡膠製品業。
項目1葡萄酒釀造
本項目可與大型幹紅葡萄酒廠建立技術合作關係,邀請高級釀酒師進行技術指導,成為其分廠或者生產車間,生產具有地方特色的葡萄酒。
投入預算:建設300平方米的釀酒廠房,引入法國先進釀酒設備、釀酒技術、葡萄酒生產所需輔料等,經預算共需投入資金80萬元。每年釀造20噸酒,3~5年後可望收回成本。將外觀較次但是口感好的葡萄釀成酒,減少成本。以果園鮮果銷售帶動葡萄酒銷售,並逐步走向市場,打響地方品牌。
項目2天然彩色蠶絲的開發應用
本項目是通過基因重組法,將國內外原始優良彩色繭基因轉移到高產優質的白色繭品種上,選育出高產彩色繭蠶品種來進行飼養,然後進行天然彩色蠶絲及其製成品的開發和利用。天然彩色蠶絲不僅對人體健康有益,而且可減少絲綢印染對環境所造成的汙染,也有利於養蠶農戶增收,具有廣闊前景。
項目3茶葉清潔化生產
引進環保型加工新機械,建成一個符合食品生產衛生,並按QS質量認證要求的茶葉加工生產線,生產出安全衛生的優質茶葉。
技術上配套采用以下技術:無性係良種茶栽植技術、集成配套無公害茶園生產管理技術、加工廠區環境建設與治理技術、茶葉不落地通風保鮮原料貯青技術、無汙染熱源應用技術、無重金屬汙染加工機械應用技術、全程清潔化加工管理技術。
近幾年,歐美等發達國家對有機、綠色食品的需求較旺,安全衛生的茶葉是這些發達國家首選的產品之一。國內市場,隨著衛生保健意識增強,對日常生活中食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由溫飽型逐步向健康型過渡,越來越青睞無公害、純天然的清潔茶葉。因此,可以預見,安全衛生、優質的茶葉其市場前景是無比光明的。項目實施後平均畝產值增加400元,畝效益增加200元。
18農產品加工業創業市場前景如何?
農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有賴於拓寬農業領域,向產前、產後延伸,與相關產業建立一個利益共享,風險公擔的經濟共同體,形成產供銷一條龍、農工貿一體化,組成含有市場體係、龍頭企業、土地置換三要素的產業鏈,發揮市場作用,使農業和農村經濟走向自立發展、自我積累、自行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投資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十分符合國家關於節能、環保等一係列產業政策,形成綠色產業、環保產業和節能產業,能迅速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表現在:
第一,我國農產品加工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大的差距,正是這種差距使農產品深加工項目具有廣闊的前景。國家給農產品加工示範工程予以貼息貸款等,都將極大地激活農業和農產品的深加工。
第二,我國麵向農產品的科研不斷取得重大突破,重大科技專項構建並完善了主要農產品深加工的標準與全程質量控製體係。攻克了膜分離技術、無菌冷灌裝技術、冷榨技術等一批農產品深加工關鍵技術難題。開發了冷卻肉、大豆分離蛋白、濃縮蘋果汁等一批在國內外市場有較大潛力和較大市場占有率的名牌產品,建設了一批科技創新基地和產業化示範生產線,食品的常溫保鮮技術也已經成熟。稻穀、花生深加工技術和產品已經應用於市場。
第三,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是一次產業革命,在將農產品本身價值提高數倍、數十倍的同時,企業的效益也將是巨大的。以稻穀為例,發達國家對稻穀初加工僅占20%,深加工為80%。我國對稻米加工仍處於一種滿足口糧需求的初級加工狀態,稻米加工產品結構單一,副產品綜合利用水平低,深加工僅占20%,遠遠低於發達國家,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稻穀加工的附加值可以提高3~5倍。稻穀及其加工副產品有著相當寶貴的可開發利用價值。米糠是稻穀脫殼後的糠層和胚芽的混合物,雖然隻占稻米總量的6%~8%,卻含有稻米64%的重要營養成分,有“天然營養寶庫”之稱,含有豐富的脂肪及營養物質,是一種極具開發潛力的高附加值資源,米糠深加工可以使其增值10倍以上。
溫馨提示
農產品加工業創業的風險主要表現在技術風險和訂單風險。農產品加工業應用的技術往往要求比較高,技術掌握不到位,將會使加工出來的產品品質大受影響,甚至前功盡棄,所以技術風險是關鍵的。此外,訂單風險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農產品加工產品保質期一般是1~2年,規定時間內銷不出去,也會給創業者帶來巨大損失。
19農業流通業創業項目有哪些?
農產品經紀人、農業行業協會、批發大戶以及運銷大戶是連接生產與市場、農戶與龍頭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現有農產品流通組織和營銷人員可以擴大銷售渠道,增設服務網點,拓展農產品流通市場。尤其要做信息靈、市場廣、銷售活、銷量大的運銷能人、專業戶,逐步發展成為營銷大戶。
農產品主要的流通環節:農產品經銷公司、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零售環節。
農產品銷售公司的主要功能:農產品經銷公司是從事農產品流通的專業批發商,是今後農產品進入市場的主要通道。一是集約功能,即集中購買,減少交易次數,簡化流通環節,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二是關卡功能,即堵塞有毒有害、影響市民身體健康的農產品進入零售市場的重要關卡;三是標準化功能,即提出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等收購標準;四是引導功能,及時向生產者反饋農產品供需信息和價格信息等,發展訂單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