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是什麼?這個問題是企業和企業管理者的首要問題,是每個參與管理工作的人首先需要理解和明白的問題。
對於管理的定義,雖然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和主張,所持觀點各有千秋,但總的來說,管理是指在一定組織中的管理者運用一定的職能和手段來協調他人的勞動,使別人同自己一起高效率地實現組織既定目標的活動過程。
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日本鬆下企業創始人鬆下幸之助說:“管理不是管物,而是開發人才。”鬆下認為,管理者的責任就是培養企業員工,幫助他們施展才能。
一些企業由於管理不善,處境非常艱難,甚至瀕臨破產的邊緣。此時,如果換一個管理者往往時來運轉,管理工作做好了,企業也就有效益了。很多人會有疑問,同樣的企業、人員和資源,在不同的管理者的管理下,為什麼會有前後如此大的不同呢?這就是管理的奧妙。
管理是一門技術,也是一種藝術。作為一門技術,管理者要懂得管理的原則和方法;作為一門藝術,管理者要懂得管理的技巧和手段。管理者在做管理工作時,為有效地達到管理目標而靈活運用各種技巧、手段和方法,這就是管理者的管理藝術,它是管理者的智慧、才能和經驗的綜合反映,是管理者素質、膽略和能力的具體體現。
要想使管理工作從“技術”上升為“藝術”,首先要求管理者要發揮其創造性。管理藝術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它不是對管理學知識的一般的、簡單的、機械的運用,而是創造性的發揮;它不是墨守成規、照章辦事的產物,而是一種層出不窮、豐富多彩的獨特技藝。
在現代信息化條件下,管理活動所麵臨的問題錯綜複雜並呈現多元化的狀態。因此,每個管理者都必須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作用,進行綜合性創造,使自己的聰明才智得到應有的升華,從而產生構思新穎、風格獨特,並能有效適應多種目標的管理藝術。
在一些情況下,管理行為都是因人、因事、因地而異的,是即興而發的,這種對隨機事件的非模式化、非程序化的處理,表現出管理藝術具有靈活性的特點。一個好的管理者,不能完全按照規範化的程序和定量化的數學方法去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而必須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運用已有的經驗、知識和判斷力,隨機應變地采取靈活措施,及時妥善地解決問題。
沒有什麼人天生就是一個管理者。在成為一個駕輕就熟的管理者之前,每個人都要經曆一個“勞其筋骨,苦其心誌”的過程,願本書能成為管理者們打開心智成熟之門的鑰匙,走向成功之路的動力。
編著者
§§第一章 以身作則樹立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