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流河旁,一對父子站在位於長流河河西的尹家村口。父親麵容憔悴,身形瘦弱,男孩緊緊的抓住父親的衣服,躲在父親身後,瞪著大大的眼睛看著這個陌生的村子。
他們是外鄉人,老家失火,不僅將房子被燒的幹幹淨淨,也讓可憐的男孩變成了沒娘的孩子。父親問鄰裏借了些錢與衣物,帶著8歲的孩子出外投親,可那所謂的親戚根本不認已身無分文的他們,還粗暴的將他們趕走。他們走投無路,無意間看王家村存口有一間茅屋,十分破舊,看來是沒人住的。父親想了想,帶著孩子想村子裏走去。
他們向尹家村的老村長說明了來意,老村長很同情這對父子,同意讓他們住在茅屋裏。原來這對父子姓呂,父親叫呂安,男孩叫呂文海。淳樸的村民知道呂氏父子的遭遇後,都表示同情,紛紛送去了些許多東西過去,讓呂氏父子感動不已。當呂安向村民道謝的時候,呂文海看的門外一個小小的身影,一個約莫4,5歲的小女孩一直再向屋裏張望,發現呂文海看到了她,就急忙招手讓呂文海出來。
呂文海剛剛走到門口,小女孩急急忙忙的從懷裏拿出一個雞蛋,說道:“給你!今天是我的生辰,這是我娘剛剛給我煮的,聽娘說你們很可憐,我就拿過來了,你吃吧!”說完把雞蛋塞到呂文海的手裏。“謝謝…”呂文海有些哽咽,雞蛋雖不稀奇,但他已經很久沒有吃到娘煮的東西了,他真的很高興。看著呂文海著感覺趨避美味的雞蛋,小女孩像是自己做了什麼很偉大的一樣,笑的異常燦爛。這笑容也深深印在了呂文海的心裏。
“我叫尹依願,你呢?”小女孩好奇的打量著跟前的小哥哥,大概比她高一個頭多一點,身上的衣服雖然有點破舊,但是長的白白淨淨的,梳著一個發髻,很可愛。“我叫…呂…文海…咳咳咳…”邊吃雞蛋邊回答問題的呂文海險些噎著自己,惹得尹依願開心的大笑,覺得更加喜歡這個呆呆的哥哥。呂文海不好意思的抓抓頭,尷尬的笑了笑。等到呂文海吃完雞蛋,他再一次向尹依願表示感謝,尹依願說:“沒關係,以後我再讓娘煮給你吃!我要回家了,明天再來找你玩!”說完,就跑開了。呂文海呆呆的望著遠去的背影,心裏滿滿的都是期待,期待在這裏的生活,期待尹依願的出現。
第二天,尹依願一大早就來找呂文海,帶著呂文海認識這裏的村民。呂文海記得村民們的恩惠,對見到的每一個村民都恭恭敬敬,像個小大人的樣子,有點滑稽,但眼裏滿是真誠。村民們也很喜歡這個新來的小孩子,聽說他的娘已經過世,對他又多了份憐憫。中午,呂文海是在尹依願家吃的飯。呂文海顯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呂安不在,他的新家裏也沒有什麼吃的,說不過尹依願和尹依願的娘(何大娘),紅著臉,坐下來開始吃,都是些家常菜,呂文海還是十分開心。因為尹依願的爹常年在外做事,很少回家,何大娘一個人帶尹依願也不容易,呂文海雖然餓,但也隻吃了一點點。
原來呂安是去了市集,他想去看看有什麼謀生的法子,他要賺錢養家,不能一直靠著村民的給予生活。呂家原本是書香門第,雖家道中落,但也是從小習文,在家鄉是在私塾當教書先生的。老村長聽聞就介紹呂安去了一家客棧,名叫民福客棧,那裏正缺賬房先生,客棧的何老板和老村長是熟識,加上呂安寫得一手好字,頭腦清楚,算賬快,順利的成了民福客棧的一員。
晚上,呂安回家,呂文海還沒有睡,看到父親回來,呂文海興奮不已,他跟呂安講了今天尹依願帶他認識村民,在她家吃飯,在長流河邊起玩耍,追逐,奔跑,還村上的其他小孩子一起玩水的事,想到那時耳邊時常聽到遠處的婦人叫喊著自己的孩子在河邊玩要小心,呂文海對父親說他好幸福!呂安笑了,好久沒有看到兒子這麼開心了,加上他找到了以後生活的保障,心情越發的好。呂安沒忘了讓呂文海謹記,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尹家村人恩德要牢牢記住。呂文海鄭重的點頭,他知道他的幸福來之不易,對於尹依願,他覺得她就是幸福的開端!那個玩的最瘋,笑的最開心的尹依願,呂文海永遠都會放在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