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果然,不久,他突然接到青年學者趙有誌的信。讓他始料不及的是,年輕而率直的趙有誌在信中極力勸阻他實施建造大銅像的計劃。趙有誌列舉了曆史上立寺造像者的功過是非,尤其是南北朝時期造像成風,以致給國家社稷所帶來的禍患。
趙有誌在信的結尾說:“您已經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您想過沒有,這樣浩大的工程,將會耗去您多少精力和時間,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度的社會大氣候下,牽一發而動全身,您能夠承受得了這樣巨大的經濟上和精神上的壓力嗎……”
那天晚上,大和尚在功夫中認真地調整了自己的心緒。
算起來,他從第一次踏上九華大地至今已四十多個年頭了。那時候,自己是多麼年輕,那時候夢寐以求的就是能夠有一天了生脫死。為了那神聖的“了生脫死”,他付出了許多,也失去了許多。現在看來,了生脫死固然可貴,但是,對於一個大乘佛教的追隨者來說,能夠為社會哪怕做一件有益的事情,不是比“了生脫死”更具意義嗎?當年虛雲老和尚說,生於末法,能護持一片伽藍,供養一尊菩薩,當是功德無量的事情。現在,我們這一代僧人所護持的,則是一座正被世界所接受的佛教名山。時光流過了一千多年,我們所處的社會,畢竟是南北朝時期所無法比擬的社會,改革開放,為社會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許多的契機,地藏露天銅像的建造,也許正是將地藏道埸九華山推到世界麵前的一次最好的契機。
至於說到功過是非,古人說,地獄門前僧道多,那走進地獄之門的僧道各有因緣,但是,肯定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是為了社會大眾的利益而走向地獄的。那麼,為了九華山,為了地藏道埸,就讓我入一次地獄吧!
這一年的春天,又一屆全國政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仁師拜會了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當葉選平得知仁德大師即將在九華山建造地藏菩薩大銅像的消息後,當即表示,我將全力支持你們。葉選平取出紙筆,用他那功深底厚方正灑脫的顏體書法寫下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本誓願,表達了他對地藏精神的高度讚揚。
當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得知九華山要建造地藏銅像的消息時,更是表示了極大的支持。王光英說,這是好事,有什麼困難,我會盡力幫你們解決。
安徽省委、省政府都對九華山建造地藏菩薩露天銅像的工程十分關心,兩任省委書記親自過問這一在安徽省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副省長張平親自到九華山就這一大事進行調研,並親自上北京催批手續。省人大副主任季昆森在任池州地委書記期間,把大銅像建設作為興區富民的工程來抓,他到省人大任職後,仍幫助做了大量的工作。池州地委以及九華山管理處的領導更是鍥而不舍,緊抓不放,專門成立了領導班子,具體指導工作。
被這件世紀盛事激動著的還有另一位老人,在北京小羊栓胡同的一個四合院裏,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老當聽到九華山籌建地藏菩薩大銅像的彙報時,當即為大銅像題寫楹聯一幅:
長憶謫仙人開九芙蓉殊勝境
仰瞻菩薩像放大吉祥光明雲
樸老的楹聯既回憶了九華山開啟曆史的第一人謫仙李白,同時更道出了九華山佛教的根本核心地藏菩薩的吉祥光明為世人仰瞻。樸老並為大銅像所在的寺宇大覺寺題寫寺匾“大覺禪寺”。
九華山籌建地藏菩薩露天大銅像的消息開始在海內外廣泛傳播開來,海內外大德對九華山佛協的這一盛舉關懷備至,大家表示一定要同心同德,共成這一中國佛教界的盛事。中國佛協多次派人來山或電話詢問大銅像的報批情況,新加坡居士林林長李木源兩次來山,共商捐款事宜。韓國和香港、台灣佛教界的朋友也多次詢問大銅像的準備工作,而各諸山長老如上海龍華寺方丈明暘法師、四川成都昭覺寺方丈清定法師、廣東光孝寺方丈本煥法師、普陀山方丈妙善法師、湖南嶽麓寺和福建南普陀寺方丈聖輝法師等,也與九華山同喜同憂,心心相印。而大和尚遍布海內外的眾多弟子,更是對師父的這一晚年壯舉感歎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