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古都西安,最早建都者為周文王,是名為鎬,後稱鎬京。然而此後的數十年中,鎬京一直是一座空城,而對麵的灃京卻真正地承載了整個西周王朝。三千年後,有關鎬灃二京的主流判定,大多有誤的,南山空同到訪鎬、灃二京,告訴世人那段不為人知的曆史。
密須古國
周文王為什麼要建都鎬京?周文王建都鎬京,與密須古國有關,與靈台有關。
密須古國,在今甘肅靈台縣,因位於密山(又名吳山,古時為西嶽),故稱密須國,到商紂時期實力強大,成為殷商王朝最受信任的外方之國。密須國雖名義上為外方國,效忠程度卻強於內服。實質上完全聽命於商王,並且武力強大。凡是商王不方便直接派兵征討懲戒的各方國,都是暗中令密須古國出麵,代為教訓。
為了方便與密須古國商議事務,殷王甚至將密須古國的一部分地區開辟成為獵狩區,專程前往,名為打獵,實為安排落實各項工作計劃,親密程度超過常人想象。
到了紂王時期,密須古國雖仍然身份地位不高,但已可以代表殷商號令周圍虢、盧、共、虞、芮等方國。
在周文王和呂尚的心目中,密須古國是北邊的大患:其一,密須古國離豳地太近。豳地(今天的陝西彬縣、旬邑、正寧一帶),不僅為姬姓家族的勢力範圍,而且曾經在姬姓家族兩次麵臨滅頂之災時,這塊地成為他們躲藏的地方,使他們不但躲過了災難,而且更加興旺。這塊地,對姬姓家族來說,便成了福地。這豳地原本不是有邰氏國的封地,而在300年前,後稷的後代公劉,因為夏朝的衰亡,不得不離開有邰氏國,便帶人來到涇水流域的豳地,建立豳國,成為臨時避難之地,直到商代穩定之時大部遷回有邰氏國,隻留一小部,仍留守豳地。後古公(周文王爺爺)受難,舉國搬遷之時,也來到了這裏,從而變得更加強大,後才搬到岐山。福地跟前,不能有強大的敵人,這是周人無法容忍密須古國最重要的原因。
其二,季曆以來,整個姬姓家族都在暗中實行剪商(吞食自己附近的商的外方國)政策,而密須古國的存在,對姬姓家族的剪商政策極為不利。好處是,密須古國隻是外方國,就算攻打,也是部落之間的戰爭,不會擔上反商的罵名。
他們隻需要一個機會,可以借口攻打密須古國的機會。
就在這時,密須古國開始攻打周的屬國阮、共(甘肅涇川一帶)。周文王有意發兵,但呂尚反對,怕引起國人的不滿,勸告周文王再忍忍,等待激怒民眾的機會。
那個機會很快就來了,岐山有位商人,一路北上,在阮國做買賣,卻被密須古國軍隊殺了。他們欣喜不已,大張旗鼓地宣傳族人被殺這件事,激起民憤,最後出兵密須古國。
密須之鼓,天怨人怒
周文王攻打密須古國,還有個名義,那就是,密人不恭,敢拒大邦。
紂王囚禁周文王七年之後,終於決定放了周文王,而放周文王的原因,後人說是因為姬氏家族打通了關係,將驪戎的文馬,有熊氏的九駟,及無數奇珍異寶送到朝歌,通過費仲將美女名馬等一一獻上,紂王大喜,說:“難得西伯侯一片忠心。”又說,“此一物(美女)足以釋西伯,況其多乎。”
不但是這樣,紂王還賜給西伯侯弓矢斧,允許西伯侯自行征伐不聽號令的其他諸侯。在外人看來,這是紂王在安撫周文王,希望周文王繼續跟著自己幹。但錯了。
紂王能冒著和強大的姬姓王朝鬧翻的風險,關文王七年,又豈會因此白白放過,還給西伯侯從沒有過的權力,紂王如若真好色,什麼樣的美女會沒有見過;如果真貪寶物,又有什麼樣的寶物沒有。
曆史上有關紂王放文王的原因的推測,是把紂王當成一個昏庸無治的末代商王來推理的,其實他的才能,遠超前幾代的帝王,他的沒落,並非昏庸,而是好大喜功。如果你接著看後麵發生了什麼事,就知道紂王為什麼這樣慷慨了。
就在紂王給西伯侯擴權後不久,紂王將象征著號令天下各方國部落的神鼓,偷偷賜予了密須古國,並將一直身份地位不高的密須國首領,封為密須王。
密須古國緊挨著姬姓家族的直接勢力範圍。任何一個人,看到這裏,都能想到紂王想做什麼了。
鼓,在當時被當成號令各方國的神器,見鼓如見紂王。紂王將這一神器偷偷賜予密須古國,是告訴他們,你們可以侵略任何人,如果對方敢問原因,你拿出神鼓來,就可以告訴他們,你是代我征討的,師出有名。
密須首領高興異常,借著強大的軍事,立即攻打周的附屬國。而姬姓家族也擁有相近的權力——征討各部族,偏偏他們倆又挨著。
讓兩個軍事強族相互爭鬥,兩敗俱傷,紂王再收漁翁之利,這才是他的真正目的。況且,紂王討伐東夷,損失慘重,惹得天怒人怨,他正好可以讓人將注意力轉到密須古國和西伯侯那兒,自己也可以有機會休養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