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快抓信息、快速行動的人,顯然比不善捕捉信息的人,容易得到機遇。30年代,畫家徐悲鴻到南昌度假的消息,為當時在中學作美術教師的傅抱石得知。他不失時機地抓住這一機遇,帶上自己的繪畫、金石作品麵見求師,徐悲鴻閱後,大有相見恨晚之感。他向江西省府主席熊式輝薦舉,使傅抱石得到去日本習畫的機會,這使一個居於一隅、在困境下奮鬥的中學美術教師成為繪畫名家。
在尋覓機遇時,有時還得善於推銷自己,講究展示自我才能的策略,以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崗位和環境。
電學大師法拉第采取了自我推銷連環計,終於找到發展自己的道路。他在當印刷裝訂工時,聽到了在歐洲聲名卓著的化學家戴維的學術報告,即將記錄的報告內容整理謄清,裝入羊皮信封寄給英國皇家學會會長,請求他為自己找一個實驗室助手的差使,但卻石沉大海。於是,他又裝訂了一份同樣的報告,寄給戴維本人。戴維很是感動,即請法拉第前來麵談。但聽到他說最終想當科學家時,戴維婉言相勸說:“你年紀不小了,什麼教育也沒有受過,還是回到裝訂車間去吧!”法拉第被澆了一盆冷水,不得已與老師告辭。返途中,他突有所悟,又折回向戴維請求:“不能收我當實驗員就當勤雜工吧!”他的誠懇終於打動了戴維,被允許到實驗室當助手,從此,他走上了科學發明的生涯。
獲得機遇是好事,但是機遇,隻是提供了成功的可能性,要真正獲得成功,仍然需要百折不撓的奮鬥。
美國人比爾·莫萊士中學畢業後,常常心猿意馬,這山看那山高。曾換過50次工作。到28歲時,成了一個失業的酒鬼,沒有一個姑娘看得上他。後來,他被“押’’進一家酒精中毒治療所。在治療所裏,他依然劣性不改,老給別人惹麻煩,弄得人人怨聲載道。有人對他說:“你這麼討厭,沒有一個人喜歡你。”這句話深深刺痛了莫萊士,從此,他決心戒酒,重新做人。他找到了一份新職業:當推銷員。他認識到這是改變他人生的一個機遇。從此,他滴酒不沾,工作專心致誌,勤苦奮鬥,使他成為一個有300萬美元資產的投資公司的老板,並建立了家庭。他認識到,隻要充分利用改變人生的機遇,不畏懼艱難挫折的挑戰,困境就能出現轉機,終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成果。
不困守於閉塞、偏僻的一隅,走出原有的生活,了解外麵的世界,接受新的挑戰,必增加了與機遇見麵、碰撞的幾率,也一定有利於尋找到個人發展的機遇。
靠蜘蛛精神做事
蜘蛛為了捕獲獵物,總善於先織好網,等待獵物到來。這是把成功的機會掌握在自己的身上。這就是“蜘蛛精神”。常有人發如此感慨:“如果給我一個機會,我也能……”他們把自己的命運係在一個等來的機會上,他們當然總也不會成功,他們可能至今仍在抱怨自己的命運。
沒有人會主動給你送來機遇,機遇也不會主動來到你的身邊,隻有你自己去主動爭取。成大事者的習慣之一是:有機會,抓機會;沒有機會,創造機會。
生活並不缺少機遇,而是缺少發現機遇、抓住機遇的素質。如果有了很高的素質,即使生活沒有機遇,也能創造機遇。
素質高的人生就一雙敏銳的眼睛,時時刻刻洞察著機遇,素質不高的人則恰恰相反。美國曾經掀起淘金熱潮。淘金生活異常艱苦,最痛苦的是沒有水喝。人們一麵尋找金礦,一麵不停地抱怨。
甲嘀咕:“誰讓我喝一壺涼水,我情願給他一塊金幣。”乙宣布:“誰讓我痛飲一頓,龜孫子才不給他兩塊金幣!”丙發誓:“老子出三塊金幣!!”
……
在這種抱怨聲中,亞默爾發現了機遇:如果將水賣給這些人喝,比挖金礦更能賺到錢。於是他毅然放棄淘金,用挖金礦的鐵鍬去挖水渠,將水運到山穀,一壺一壺賣給找金礦的人。一起淘金的夥伴們都紛紛嘲笑他“不挖金子發大財,卻幹這種蠅頭小利的買賣。”後來,那些淘金的人大多空手而回,很多人甚至忍饑挨餓、流落異鄉,而亞默爾卻在很短的時間內靠賣水發了大財。亞默爾發財的機遇並不是上帝賜給他一個人的:淘金者都深感沒水喝的痛苦,人人都聽到了那一片抱怨聲,可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機遇,甚至還嘲笑亞默爾的做法。生活中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人們往往從表麵上探尋成大事的原因,歸之於條件,歸之於機遇,而實際上起決定作用的是人的素質。亞默爾正是具有其他淘金者所沒有的敏銳的洞察機遇的素質,決定了他能夠發現、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機遇。大家都看過關於泰森打擂咬耳醜聞的報道。許多人看過去就算了,最多把它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而已,誰能意識到這就是個發財的良機呢?想不到美國的一個巧克力商人在咬耳醜聞發生之後,趕緊推出了一種形狀像耳朵的巧克力,上麵缺了一個小角,象征著被泰森狠咬的那隻著名的霍利菲爾德的耳朵,巧克力包裝上還是有霍利菲爾德的大照。此舉立刻使這個牌子的巧克力倍受世人關注,在諸多品牌的巧克力中脫穎而出。這個巧克力商人就這樣一舉發了大財!泰森咬耳醜聞,全世界十幾億甚至幾十億人都知道,但是發現這個發財良機的隻有這個美國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