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人生活動的重點是什麼;
(2)你為什麼想做這些事情;
(3)你打算怎樣做到這些事情。
例如:
“我打算以行醫來服務大眾,目的是盡量多幫助一些不幸的人改善他們的人生。我希望通過愛護、教導和培養別人來幫助人們找到他們自己的人生目的,作出自己的貢獻。”“我希望向顧客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生意成功,收入可觀。這樣,我可以用賺得的錢來照顧家人及其他人。”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理想,也就會確立不同的計劃,這些隻能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決定,不可強求一致。
寫好了目的陳述之後,在最初幾周每天看一次,看看這份陳述是否準確代表了你的人生理想。
第二,花幾個鍾頭的時間定出你的計劃。
從人生的總體理想開始,找到實現人生理想所必須達到的主要目標,你大概會想出2至10個計劃。同樣要花點時間從頭看幾遍這些人生計劃,看看你是否真的覺得它們很重要。理想是抽象的,計劃就比較具體了。它針對性較強,與你的人生實踐情況緊密結合。比如,一個人的理想是行醫,那麼,現在要確立的計劃就應該是讀醫科大學,取得醫科文憑,這樣才有可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第三,花一個鍾頭的時間閱讀一遍每個人生計劃。
把一個人生計劃分解成幾個必須達到的中長期計劃,再把每周、每月可以執行的任務具體化為一些活動。這些活動將為你描繪成功的藍圖。例如,讀醫科大學這個目標可以劃分為幾個階段的任務,複習準備,報名考試,入學準備等等,上學以後每個學期的學習任務,具體活動等等都要進行安排。第四,這樣處理過每個人生計劃之後,你就會懂得要成功就必須做什麼,把每天、每周、每月的活動組織一下。第五,評估你的計劃。
確定你的計劃是否現實,弄清哪幾個計劃是需要與別人合作才能達到的,記下需要別人幫助的目標,以及可能給你提供幫助的人(記住要挑選有類似目標及理想的人)。第六,使自己的想法清晰化。
製定實現目標的計劃,並定出最後期限,細心規劃各時期的進度:每小時的,每日的,每月的。有組織的工作及持續的熱情是力量的源泉。
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計劃逐步具體化,隻有具體的計劃,目標才具有可行性。
例如,同樣是做房地產生意,湯姆計劃向銀行貸款120萬美元,而約翰則向銀行貸款119.19萬美元。最後銀行貸款給約翰,拒絕了湯姆的貸款請求。因為銀行主任認為約翰的預算具體化且考慮很周到,說明約翰辦事仔細認真,成功的希望較大。120萬美元的計劃是個大概的估算,而119.19萬美元確實是詳細計算出來的,是可以具體落實到位的。
由此可見,要設定一個具體的可行的目標,才能產生具體可行的計劃。
擬定一個實現目標的可行計劃,馬上行動——你要習慣行動,不能夠再限於空想。每天兩次,大聲朗誦你寫下的那個計劃的內容,一次在晚上就寢之前,另一次在早上起床之後。當你朗誦時,你必須看到、感覺到和深信你已經擁有了成功。1908年,年輕的希爾在田納西州一家雜誌社工作,同時又在上大學。
由於他在工作上的傑出表現,他被雜誌社派去訪問偉大的鋼鐵製造家安德魯·卡耐基,卡耐基十分欣賞這位積極向上、精力充沛、有闖勁、有毅力、理智與感情又平衡的年輕人。他對希爾說:“我向你挑戰,我要你用20年的時間,專門用在研究美國人的成功哲學上,然後提出一個答案。但除了寫介紹信為你引薦這些人.我不會對你作出任何經濟支持,你肯接受嗎?”年輕的希爾憑著自己的直覺,勇敢地承諾“接受”。數年後,希爾博士在他的一次演講中說:“試想一下:全國最富有的人要我為他工作二十年而不給我一丁點薪酬。如果是你,你會對這建議說YES或NO?如果識時務者麵對這樣一個‘荒謬’的建議,肯定會推辭的,可我沒有這樣幹。”
在卡耐基對希爾的挑戰中包括了明確的目的——研究美國人的成功哲學,以及達到目的的時限——20年。長談之後,在卡耐基的引薦下,希爾遍訪了當時美國最富有的500多位傑出人物,對他們的成功之道進行了長期研究,終於在1928年他完成並出版了專著《成功定律》一書。後來,他又開始撰寫《思考致富》這兩本書於1937年出版。隨後,他又將《成功定律》與《思考致富》這兩本書加以總結,得出這個領域著名的17個成功定律。明確的目標正是17個成功定律之一。立刻行動吧!製定計劃、把計劃具體化,具體成你每天要做到的一些任務,而且這些任務是可以完成的,根據客觀條件和主觀努力你是能夠實現的,這樣你的計劃就能夠幫助你實現自己的目標。隻要你按照計劃實行,你會發現你離成功已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