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換了尋常的女人,必定會被百姓們質疑什麼“牝雞司晨”之類的,但是吳雙雙在民間的聲望非常高,因為吳晨隨時隨地都在讓人跟百姓們宣揚,之所以藏龍堡能做出這麼多利民之事,都是九夫人推動的功勞。
至於在軍中,吳雙雙的威望就更高了,先不說那些先進又好用的武器,和輔助設備,單說她提出來的軍隊改製帶來的好處就足以讓軍隊受惠百餘年。
所以吳雙雙的位置是非常穩固的。
可這也並不代表所有人都對這樣的安排信服,這畢竟是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固有的觀念就是女人就該在男人身後,可以默默支持可以享受榮光,但是不可以與男人分享權力。
可吳雙雙所做的事情不光是分享權力,更有越俎代庖之舉,有些政令,甚至都不必通過吳晨就可以頒行天下。
這讓大周的一些遺老遺少,還要迂腐的讀書人頗為不滿。
這些人雖然在戰亂年代都龜縮不出,可是天下太平了,就又開始蹦噠了。
這部分人算起來人數也不算少,尤其是其中還包括了一些德高望重的儒林大家。
但凡儒林大家杏壇開講,門徒者眾,多得是願意捧臭腳的。
亂世的將軍,盛世的書生。
意思就是說,遭逢亂世,受人尊敬愛戴的是那些可以安邦定國的大將軍,是武人;而太平盛世,能夠出人頭地的都是讀書人,治世濟民。
如今雖然吳國剛剛建國,但是國土基本上已經安定下來,生產秩序已經恢複,國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日子過得安穩了,書生們就覺得是自己的好時候來了。
上躥下跳的人越來越多。
有那麼一些儒林長者甘願終老林泉,偏生有那麼幾個不甘現狀的弟子,這些弟子天天煽風點火,便是沒有火氣的人也被煽動出來幾分火氣了。
更何況讀書人一般氣性都大,所謂的書生意氣嘛,他們喜歡的是循規蹈矩的人,見不得的是不守規矩的人。
這麼一來,這些人一拍即合,聯合起來,給吳晨上書,請求他收回下放給吳雙雙的權力,讓吳雙雙退回內宮,並且讓吳雙雙恪守婦道,大度寬仁,也建議吳晨廣納後宮,綿延子嗣。
有個別腦殘的,提出來到皇宮大門外靜坐請願的提議。
這提議一出,還真得到了廣泛的響應。
於是,就看吧,那些白須飄飄一身布袍的老儒在徒子徒孫的護送下,不懼路途遙遠,不怕餐風宿露,來到盛京,集合之後,就自帶幹糧到皇宮門口靜坐去了。
這一切,當然避不過吳晨和吳雙雙的耳目,但是兩個人前期並沒有理會,一來沒有那個時間,二來,時機不成熟。
倒是姬昊澤身邊的一個小隨從有點忍耐不住了,這小隨從便是姬昊澤幼年間在吳家村認識的朋友狗子,大名吳句。
他自從知道姬昊澤真實身份之後,等姬昊澤離開吳家村,他就開始了自己的魔鬼訓練,參加了童子軍,通過了層層篩選,後來來到了藏龍堡。
在一次檢閱中,姬昊澤見到了他,覺得麵善,多問了幾句,才知道竟然是自己的幼年夥伴,一時高興就把他提拔到了身邊做侍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