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Y染色體消失誕生新人種
男
女的不一樣取決於染色體的不同。人體具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2條性染色體。受精卵形成時,卵子所有的染色體為23X,精子可以是23X,或者23Y。其中,Y染色體是男性所特有的。正是這種特殊的染色體,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
男女的不一樣取決於染色體的不同。人體具有46條染色體,其中44條常染色體,2條性染色體。受精卵形成時,卵子所有的染色體為23X,精子可以是23X,或者23Y。其中,Y 是男性所特有的。正是這種特殊的染色體,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關注。
從3億年前到現在,人類Y染色體的1438個基因已失去1393個。這說明人類原始Y染色體的大部分基因都已失去。
所以有科學家研究表示:照上述的速度,再過1500萬年,Y染色體將失去最後45個基因。這意味著Y染色體正逐漸消亡,並將促使一種新人種誕生。
支持者認為Y染色體之所以會消亡,主要是因為Y染色體是男性獨有的染色體,每個男性的Y染色體都是完全從父親一方繼承的。這條形單影隻的Y染色體不能像其他染色體那樣通過與“同伴”染色體相互交換基因而維持自身的穩定存在。基因突變會累積,而變異基因最終會從Y染色體脫落,因為它們不再發揮作用。這導致在上萬年的進化史中,Y染色體會不斷失去基因,最終走向消亡。
失去Y染色體的男人大多數沒有生育能力。但小部分能夠繁衍後代,並把新的性別決定基因傳給後代。這樣就會出現兩種不同的人群,而最終具有新基因的男人人群將會和有Y染色體的男人人群分開,進化成新的人種。
而Y染色體消亡的狀況已經在一些鼠類身上出現,比如東歐鼴鼠和日本田鼠等一些齧齒類動物,就沒有Y染色體和SRY基因。然而,仍舊有大量健康的雄性鼴鼠和田鼠在東歐和日本繁衍生殖。
但也有人認為Y染色體消亡將出現新的人種說法隻是“理論上可能”,而在現實中不會出現。“如果出現了沒有Y染色體的男人,我不會把他們叫做新物種,而是把他們稱為新的個體。”
相關科學家也預測,人類Y染色體在今後的600萬年裏都不會消失。
在約600萬年前,人類和黑猩猩走上了各自進化的道路,對兩者Y染色體的比較可能會找出其中一個物種在進化過程中退化的基因。研究人員發現,黑猩猩的染色體中有5個基因已經退化,而人類染色體中沒有這種現象。科學家就此認為在600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即使人類Y染色體有基因流失也是極少一部分。因此,對於Y染色體將在1000萬年後消失的說法可以不予理會。
但是很多科學家還是支持Y染色體會消失的觀點,認為問題在於Y染色體什麼時候會消失,而不是Y染色體會不會消失。因為研究表明一些動物體內的Y染色體早已消失,我們沒有理由希望這種情況不會在人類身上發生。一旦發生的話,人類體內的其他染色體可能會接管Y染色體決定性別的功能。
在過去的幾年裏,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男性Y染色體消亡的問題。很多人抱著相反的觀點,各自有各自的理由,但我們相信,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這個問題終會得到更好的回答。
謎一樣的神秘現象三
神秘的基因
在
演化過程中PAC#AP前體做出了大量工作,它至少曾經編碼了多種不同蛋白質。在人體內,一個能夠生成PAC#AP38蛋白質的基因區域與此有著密切的關係。科學家推測,這種蛋白質在神經細胞的傳遞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並且對於小腦的正常發育和影響腦細胞的轉移起到了關鍵作用。
為什麼人能夠成為人,而猩猩永遠隻是猩猩?作為近親,是什麼讓人更加有智慧,並且具有遠遠超越黑猩猩的創造力和認知能力?這一切原來是由基因樹杈上的一個分點所決定的。這個點代表了一個關鍵的基因,它的學名叫做垂體腺苷環化酶激活(PAC—AP)前體基因。
其實,人類與黑猩猩的共同祖先在一棵基因樹上,但隨著進化的不同,人類與黑猩猩在基因樹上有了分叉點,PAC#AP的前體基因在人類的“家係”中以一種反常的速度進行著演化。在這四分五裂最終形成如萬花筒般大千世界的基因樹上,這個點出現在人和近親黑猩猩分化的瞬間。通過科學家實驗發現,分化之後,這個奇怪的基因,隻在人腦中得到充分發展與進化,而在黑猩猩的腦袋裏這個基因卻“消失”了。
在演化過程中,PAC#AP前體做出了大量工作,它至少曾經編碼了多種不同蛋白質。在人體內,一個能夠生成PAC#AP38蛋白質的基因區域與此有著密切的關係。科學家推測,這種蛋白質在神經細胞的傳遞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並且對於小腦的正常發育和影響腦細胞的轉移起到了關鍵作用。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另一個名為“未知領域”(UD)的基因序列還顯示:該基因曾經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發生了極為迅速的變化——其速度大約是UD基因在其他哺乳動物體內演化速度的7倍——基因序列還顯示,UD基因曾經在進化過程中得到了優先選擇。
在最近的基因研究中發現,人和黑猩猩共同的祖先可能擁有比兩者都更長的染色體,人之所以比黑猩猩聰明,是因為兩者分化後黑猩猩比人缺失了更多的DNA片段:黑猩猩第22號染色體和其對應的人第2l號染色體之間,單個堿基差異為1.44%,DNA片段的插入和缺失達68000個,導致人的第21號染色體要比黑猩猩的第22號染色體長400kb。這可能是造成兩者諸多差別的重要原因,也被看成是人類和黑猩猩擁有同樣的祖先,但黑猩猩最終未能進化為人類的原因所在。雖然光在基因水平上很難對一個人和一隻黑猩猩做出判斷,但是在對兩者的大腦和行為進行對比後,就會發現這種差別是顯而易見的。在人和猩猩分化之後,垂體腺苷環化酶激活肽前體基因在人腦中快速發展,而在黑猩猩腦袋裏卻停滯不前。科學家們認為,一定有一種與大腦發育有關的重要基因的進化可以有助於解釋這一區別。可能是在大腦的神經裏,產生了新的多肽,這和一般的黑猩猩已經明顯不同,是一種有活性的新的神經肽,而在非人類的靈長類動物中並沒有。也許,垂體腺苷環化酶激活肽前體基因正是導致人類具有智慧的關鍵因素。
人的智慧從哪裏來?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過去我們常說“勞動創造了人,使人變得聰明”。但是,驅動這一切成為可能的智慧“原力”又是來自哪裏?正是基因研究的深入,讓科學家們相信:某些基因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更具決定力。
謎一樣的神秘現象三
人體的生物鍾
早
在19世紀末,科學家就注意到了生物體具有“生命節律”的現象。上世紀初,德國內科醫生威爾赫姆·弗裏斯和一位奧地利心理學家赫爾曼·斯瓦波達,他們通過長期的臨床觀察,揭開了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