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就在寶玉忙活著秦業的葬禮之時,賈府卻喜慶非凡。
原來大觀園業已經過賈政、賈珍等人乃至老太太的親自斟酌,點綴妥當,賈政上了題本,奏請元妃省親。而上麵也頒布了聖旨,賈府奉旨於正月十五日--上元之日,貴妃省親。
轉眼元宵在邇,自正月初八便有太監出來先看方向:何處更衣,何處燕坐,何處受禮,何處開宴,何處退息。
之後又有巡察地方總理關防太監帶了許多小太監來,各處關防擋圍幙,指示賈宅人員何處出入,何處進膳,何處啟事種種儀注。
距正月十五沒幾日,賈府便張燈結彩,整頓一番,恍然一新準備著迎接元妃了。賈赦等人監督匠人紮花燈煙火之類,至十四日俱已停妥。這一夜,上下通不曾睡,唯有寶玉一如往日,練武,睡覺。
至十五方五鼓,寶玉便見賈府內人來人往,眾丫鬟小廝老媽子們忙個不停,自老太太等有爵者,俱各按品大妝。大觀園內,帳舞蟠龍,簾飛繡鳳;金銀煥彩,珠寶生輝,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長春之蕊,奢華非凡,不可言表。賈赦等在西街門外,賈母等在榮府大門外,靜等元妃到來。
寶玉無奈,也隻得隨著賈府眾人如此。
半日,隻見不時太監來來去去,氣虛喘喘忙個不停,不多時,便來了十來對,方聞隱隱鼓樂之聲。之後寶玉但見一對對鳳翣龍旌,雉羽宮扇;又有銷金提爐,焚著禦香。然後一把曲柄七鳳金黃傘過來,便是冠袍帶履,其後更有許多,非寶玉可識別之物,可識別之禮,可識別之人.......最後方才見八個太監,抬著一頂金頂鵝黃繡鳳鑾輿,緩緩行來。賈府眾人等連忙跪下。俄而隻見宮裏一眾丫鬟等引著元妃下輿。
寶玉遠遠望見,但覺那元妃氣質非凡,貴不可言,在與老太太、賈政寒暄了幾句後,複又上輿進園去了。
寶玉跟隨老太太眾人也尾隨著元妃,不知多久,那元妃入室更衣,複又在一眾太監宮女的指引下了輿來。卻是讓賈政等人引領著去了大觀園。
於是,老太太方才吩咐眾人暫時散了,寶玉也自個回了住處。
不說寶玉回到住處如何,且說元妃省親,在賈政、賈珍等人的帶領下遊覽大觀園。中間大觀園園景自不用說,非言語下筆可以描述。
那元妃見園中景色絕然,唯題匾或有或無,故問賈政緣由。
原來,賈政知道元妃自小帶著寶玉長大,與其雖是姐弟,實同母子,寶玉自小由元妃啟蒙,識字讀書皆是元春手把手教出,故那日賈政攜寶玉遊園之時,寶玉所題之文辭,均被采用,賈政欲使元妃見之,知其愛弟所為,以博其歡心。隻是那日未提完之處,賈政不敢造次,隻待元妃親自題來。
元妃一聽園內題匾對聯均出自寶玉之手,倍感欣慰,之後又與賈政等人遊覽一番方畢。
出園之時,元妃乃命筆硯伺候,親拂羅箋,擇其喜者賜名。因題其園之總名曰:“大觀園”,至於園內其他一應題匾,或題,或改,且不多說。
元妃出園,寶玉又隨著老太太一眾人等在園外恭候,元妃見寶玉、黛玉、寶釵、迎春、探春、惜春等賈府一眾弟妹齊聚一堂,一個個龍駒鳳雛,儀表不凡,其心甚慰。乃命眾弟妹題詩試才。
寶玉因早有準備,自是一揮而就,元妃見之大喜,又將寶玉之詩與黛玉、寶釵、迎春等人比看了一回,更在眾人之上,一發之下對寶玉期待頗多了。喚來寶玉,竟又要讓寶玉臨景賦詩一首。
寶玉微微沉吟,靈機一動,卻頗有意味的吟誦道:
“二十年來辯是非,榴花開外照宮闈。三春爭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夢歸。”
正是《紅樓夢》中賈元春的判詞。
果然,此詩一出,賈政、老太太、乃至黛玉、寶釵等人紛紛側目,不知寶玉何故不避忌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