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1 / 3)

天保二十年二月十九日鼓報五更,後梁國皇宮裏,女眷們進進出出,忙忙碌碌,梁明帝蕭巋卻坐立不安,在宮中來回地踱著步,他在焦急地等待,等待皇後房中傳來驚天的喜訊,希望皇後能給皇家再添皇子,為江山加固根基。

此時,明帝似乎比生產的皇後更為焦急,額頭上已經沁出密密的汗珠。內屋中,皇後撕心裂肺的喊叫使他感到愧疚,不由得雙手合十,祈禱皇後順利產下孩子。

終於,一聲響亮的嬰啼傳來,蕭巋心頭的石頭總算落地了。

“恭喜陛下,又得了一位公主。”一名侍女來向蕭巋稟報。

“公主?”蕭巋的一腔熱望變成了冰水,臉馬上拉長了,

“公主?二月生的公主?”蕭巋狠狠地瞪了那名侍女一眼,似乎他渴望的皇子突然成了公主全是她的錯。

侍女惶恐不安地退了出去。

蕭巋又嘟囔了一句:“二月生的公主……”

按照江南風的習俗,二月出生的女子不吉,命中克父母克家人。蕭巋沮喪不安,感覺上天待自己太薄。

心情雖然不好,身為皇夫的職責還沒有忘記,蕭巋慢慢地向皇後的房間裏走去。

張皇後躺在床上,臉色蒼白,被汗水浸濕的長發緊貼在臉上,看上去格外憔悴。

蕭巋與皇後的感情一向很好,他壓抑著心中的不快,幾步邁到床邊握住了皇後伸出被外的一隻手。

皇後睜開雙眼,虛弱地說:“陛下……對不起,是個女兒……二月的女兒……”

蕭巋用力握了下皇後的手:“不要想太多了,我們還不老,還有機會。”

皇後喘息了一陣,說:“不喜歡,就棄了吧……”

蕭巋把目光移向皇後身邊那個已經在繈褓中沉沉睡去的嬰兒,看不出醜俊,摸不準性情,也很難斷言她將來的命運。

蕭巋又把目光移向皇後:“怎麼說也是我們的骨肉,你安心養息吧,我已經想好了安置她的辦法。”

不久,這個新生嬰兒被送出了皇宮,寄養在蕭巋堂弟蕭岌家裏。

送走了女兒,蕭巋的心裏卻久久不能平靜,這個新生兒帶給他的不是希望而是沮喪,沉埋在心裏多年的富國圖強的熱望被衝淡了。

後梁源於蕭衍建立的梁朝,蕭衍一代人傑可子孫昏聵,沒過多久蕭家天下便被陳朝所替代,後梁成了附屬小國。

蕭巋空有複國之誌,可勢孤力微,隻好等待時機。他盼望著自己的好運,哪怕是天降祥瑞給他一點希望也好,可祥瑞沒盼到,盼來的卻是一個二月生的女兒。

被父母遺棄的小公主當然不會知道父親的想法,她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成為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娃。蕭岌不避諱小公主的晦氣,為她起名蕭不吉。

蕭不吉很伶俐,小小年紀便知道察言觀色,懂得如何討人歡心。蕭岌夫婦視若己出,經常抱在懷裏給她講故事,教她背誦歌謠。蕭不吉記憶力極好,一般的歌謠聽一兩遍便能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

蕭岌常說:可惜了這麼一個伶俐的孩子,若不是出生在二月,留在皇宮裏接受良好的教育,準成為當世最傑出的女才子。

蕭岌夫人不以為然:女子無才便是德,咱們把她養大成人,替她找個好人家就算完成任務。對女人來說,獲得穩定的生活最重要,何苦去做什麼女才子。

蕭岌搖了搖頭:當今天下有幾個人配得上咱們這個女兒?我總覺著這孩子的命運不一般。

若是這樣發展下去,說不定蕭不吉真的會成為當世最傑出的女才子。可是天有不測風雲,蕭不吉七歲的時候,蕭岌和夫人便因病雙雙去世,蕭不吉遂轉由舅父張軻收養。

張軻雖然為張皇後的哥哥,又是安平王之僚屬,但家境貧寒,因此貴為公主的蕭不吉亦隨之操勞家務。

……

蕭不吉早已起床,將灶膛的火生著之後,便回屋來了。她看了一眼睡的正香的表妹張若靈,心中盤算著是否該將她叫醒。

張若靈是張軻的獨生女兒,與蕭不吉同是十一歲,二人年紀相仿,性格相投,住同一閨房,日日形影不離,無話不說。

終於,蕭不吉下了決心,必須要把表妹叫醒。

“若靈,若靈,莫睡了,該去打豬草了!”

“讓我再睡一會嘛!”表妹翻了個身嘴裏含渾不清咕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