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廣賢文(上)(彙集節選增補)

《增廣賢文》是明代道家編寫的兒童啟蒙用書。後經明、清兩代不斷增補,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其格言警句大多來自經史子集、詩詞曲賦、戲劇小說以及文人雜記,其思想以道家為主,同時包含儒家、佛家和民間思想。原文分上下集,共11000多字。本彙集節選增補本分上下兩集,四年級上冊包括忠、孝、仁、智、信五個部分;四年級下冊包括禮、義、勤、勇、廉五個部分。

引 言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廣,多見多聞。

鑒古觀今,學古知新。前人俗語,言淺理深。

補遺增廣,往昔賢文。節選取精,集成此文。

一、忠 德

盡職盡責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但在其位,必謀其政。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人生盡其責,不枉活一生。

謀其事而無權其事難成,處其位而不履其事必亂。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愛國盡忠

苟利國家,成仁成功,精忠報國,青史留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各出所學,各盡所能。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死國生,雖死猶榮。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忠臣。臨患不忘國,國難出英雄。

蘇武不忘國,嶽飛盡忠誠。英雄誰無死,丹心照汗青。

寧願報國死,不堪忍辱生。寧做流浪漢,不做亡國民。

臨患不忘國,愛國如饑饉。當須徇忠義,身死報國恩。

心正則為忠,不正則為奸。人固有一死,赴死重於山。

英雄非無淚,不灑敵人前。男兒七尺軀,願為祖國捐。

憂國憂民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常思奮不顧身兮,而殉國家之難。

位卑未敢忘憂國,我以我血薦軒轅。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二、孝 德

孝親尊師

百德善為首,百善孝為先。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

千經萬典,孝義為先。養兒防老,積棉防寒。

孝是流水,湧流不斷,上代截流,下代涸幹。

一日夫妻,百世姻緣。生兒育女,代代相傳。

不求金玉重重貴,但願兒孫個個賢。

孝順還生孝順子,忤逆還生忤逆男。

慈孝之心,人人皆有。孝敬之情,蒼天可鑒。

動天之德莫於孝,感物之道莫於善。

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

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

呼喚應聲不怠慢,誠心實意麵帶歡。

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

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

生前厚養為孝道,歸後薄葬真乃賢。

出門在外常思親,逢年過節把親探。

早把甘旨勤奉養,夕陽光陰何其短。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見。

鴉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以愛妻之情敬老,以愛子之心孝親。

詩書立業,孝悌先行。事親以敬,美過三牲。

以養父母,謹身節用。永言孝思,思孝惟繩。

要求子女順,自己先孝親。要想子女孝,自己先敬老。

老來受尊敬,中華好傳統。長其長人悅,親其親人敬。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明師之恩,重於父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