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國家乃至各級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學校、家庭以及公民的共同責任。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轉型,各種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因素也在不斷增多,使青少年成長中的問題也隨之增多。因此,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現階段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之一。
當前,青少年成長中的安全問題已引起了社會,尤其是學校和家長的廣泛關注,無時無刻不牽動著老師和家長的心。據統計,我國每年有近兩萬名中小學生因安全事故、食物中毒、溺水、自殺等而非正常死亡。據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的全國性大型調查發現,安全事故已經成為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在對全國11個城市4.3萬餘名中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非致命安全事故的發生率為24.1%,其中造成身體損害的占1.64%,永久性傷殘的占1.01%。食物中毒、運動損傷、網絡受騙、交通事故、火災火險、溺水、毒品危害、性侵犯、艾滋病等,這些每天都在上演,時刻威脅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些鮮活的生命之花如此早謝呢?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幼小的孩子自我保護意識低下,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能匱乏,再加上孩子不能自控、好奇心和不良夥伴的誘惑等,因而釀成了這一起起傷害事故。為了確保孩子的健康成長,必須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
我國法律雖然在保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方麵規定了家庭、學校、社會、司法等不同方麵的保護措施,但由於環境和條件所限,這些保護有時會出現不及時、不到位的現象,使青少年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因此,僅僅依靠社會、學校、家長對青少年學生進行保護是不夠的,要引導他們在麵對紛繁複雜的現代社會時應樹立自護自救觀念,強化自護自救意識,掌握自護自救知識,提高自護自救能力,使他們能夠果斷正當地進行自護自救,機智勇敢地處置遇到的各種異常情況或危險。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到警鍾長鳴,並掌握必要的自護方法和技巧,做到臨危不懼;要運用有效的防衛手段,敢於和善於與犯罪做鬥爭;要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學會規範和約束自己的行為;要逐步地認識社會,識別善惡,遠離危險,拒絕誘惑,為自己創造一個安全的學習和生活的空間。
有鑒於此,我們編寫了這本《青少年自我保護實用知識100問》。本書以問答的形式,針對青少年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安全問題,通過大量發生在身邊的案例,介紹了一些基本的、簡單的自護自救常識,提供了預防以及應對各種危險的常用措施和方法。既有中小學生應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法製和權益意識,也有中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注意居家、交通、飲食的安全;既介紹了中小學生應該如何在人際交往中保護自己,也介紹了中小學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規避青春期性傷害及在網絡中自我保護的措施和方法。相信這本書對廣大青少年學生及學校教職員工、學生家長一定大有裨益。
編著者
§§第一篇 基本概念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