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全場一片嘩然。把祖國的利益和自己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的士兵們,自然明白這句話的分量。他們羞愧難當,甚至有人立刻跪下來,嚎哭著說道:“統帥,請再給我們一次機會吧!我們一定會立功贖罪,我們要雪恥啊!”
拿破侖見狀,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頓時高興了起來,對這些士兵們說:“對,你們早該這樣了。這才是好士兵,才是我拿破侖手下的勇士,才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英雄!”
以後,麵對反法同盟的瘋狂進攻,這兩個軍團異常驍勇,真正地做到了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他們在多次惡戰中重創了敵軍,為法國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建下了赫赫功勳。
在這裏,拿破侖正是通過激將的方式,激起了士兵的羞辱心理,讓他們為了自己的榮譽自覺地投入到戰鬥中去,用自己的英勇行為證實了自己的實力,洗刷了自己的汙點。
拿破侖用巧妙的話語,達到了出奇製勝的目的。
用激將法說服孩子積極進取
人都會有一種這樣的心理,即越是受到壓迫,反抗心也就會越強。因此,家長和老師應該利用人的這一天性,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說服,這樣不僅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也對孩子負起了責任。
孩子都是固執和貪玩的,他們很少會考慮到將來的事。因此,作為老師和家長,應該時時對他們進行督促,以引導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但在引導過程中,如果一味地對他們談學習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效果會很不理想,因為那些對他們來說還太遙遠,他們稚嫩的頭腦還管不了那麼多。而激將,即明確地告訴他不如別人,就會激發他的巨大潛能,從而讓他自覺地發奮學習。
有一位的天才教育家就是通過這種激將的方式,成功地說服了許多不喜愛練小提琴的孩子。有些孩子在練琴時,往往會情緒低落、心不在焉。碰到這種情形,他總會說:“我早就知道你不會成為一個出色的小提琴手,因為你的技能比人家差。你看,現在你就已經放棄了,這證明了我的猜想是正確的。”孩子們聽了這樣的話,情緒往往會一下子高漲起來,都想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不是個笨小孩兒,別的小孩兒能做到的事,自己同樣可以做到,甚至會做得更好。
那些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經常會遇到類似的情形,尤其是那些小學生。由於孩子貪玩的天性,他們很少會主動進取,這就需要家長或者老師不斷地對他們進行督促,而激將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
一位母親曾對我講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她的孩子上四年級的時候,有段時間非常貪玩,這位母親曾苦口婆心地勸告,父親也不失時機地狠狠地教訓過他,但是小孩子仍然我行我素,經常遲到、曠課。後來,母親發現孩子會經常提到班裏的一個同學,誇他學習怎麼好、老師如何喜歡他,大有豔羨之意。母親幡然醒悟,知道該用怎樣的方式來說服自己的孩子了。
以後,每當孩子再對她提起那位同學時,母親總會說:“我想那是人家應該得的,因為人家本來就比你聰明,比你勤奮,學習自然也比你好。”不出母親所料,孩子非常氣憤地說:“他並不比我聰明,隻不過比我勤奮罷了。隻要我努力學習,就肯定比他學得好。”在母親的一再刺激下,孩子真的行動起來了,上學不再遲到,課堂上也不再搗亂。並且,放學後早早地回家,直到做完家庭作業之後才出去玩。
孩子的辛苦得到了回報,期末考試他進步了一大截。雖然沒有那位同學考得好,但他們的距離已經拉近了很多。
因此,在教育那些還不知道對自己負責的孩子時,不妨“打擊”一下他們幼小的心靈,以鼓舞他們的鬥誌。這樣做,比你苦口婆心地勸告有效得多,因為那樣隻會讓他心煩,讓他不願意學習。
比如說,要說服一個小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你就可以說:“這樣的事情對你來說是稍微勉強了點,可能你沒辦法做好,因為你的能力比別人差。”隻用這一句話,大多數孩子都會自發地行動起來。而如果你用強迫的手段,不僅會毫無用處,有時還會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從而使事情更加糟糕。即使他就範了,結果也不會理想。
人都會有一種這樣的心理,即越是受到壓迫,反抗心也就會越強。因此,家長和老師應該利用人的這一天性,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說服,這樣不僅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也對孩子付起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