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者穿朝服拜訪卿,卿在祖廟中接受禮物。下大夫做擯者,擯者出門請問何事,卿穿朝服到大門外迎接,兩次行拜禮,使者不回拜。卿拱手行禮,先進大門,每到一個門,一個轉彎處大家都拱手行禮。到廟門時,卿拱手行禮進入,擯者請求命令。庭中放四張鹿皮做禮物。使者捧著束帛進入,三次拱手行禮,並前行。到達台階時相互謙讓,使者登上一級台階,卿跟隨著登堂,麵朝北聽取命令。使者麵朝東轉達國君的命令。卿下堂在台階西邊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使者辭謝,卿登堂,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在堂中央西邊麵朝北接受束帛。使者下堂出廟門,卿下堂,把束帛交給屬吏中的長者,不陳列。擯者出門請問何事,使者請求私人拜見,和私人拜見國君的禮物相同。使者捧著束帛。庭中放的禮物是四匹馬,使者從廟門右邊進廟,卿辭謝。使者從左邊進入,陳列放在庭院中的實物,拱手謙讓和原先相同。卿登上一級台階,使者跟著登一級。卿麵朝西,使者表達見麵之辭。卿回答,麵朝北與橫梁平齊兩次行拜禮,在楹柱間麵朝南接過束帛,退回,麵朝西站立。使者與橫梁平齊,為送上束帛兩次行拜禮。使者下堂出門,卿下堂,把束帛交給屬吏中的長者。然後上介、士介按私人拜見國君的禮儀拜見主國的卿。
國君派卿到使者的館舍送還圭玉,使者加穿襲衣到大門外迎接,不行拜禮,引導大夫進入,大夫從西階登堂,從西楹柱西邊繞過往東到堂中。使者在碑的北麵聽取國君的命令,從西階登堂,從大夫左邊過來麵朝南接受圭玉,退後背向右站立。大夫下堂到中庭。使者下堂,在碑的北邊麵朝東,在東階東邊把圭玉交給上介。上介出去請問何事,使者出迎,大夫像初次進入一樣行禮送還璋玉。使者露出裼衣,迎接,大夫把一束素色紗絹送給使者。行聘禮用的璧、束帛、鹿皮,都按送還圭玉的禮儀送還。大夫出門,使者送行,不行拜禮。
主國國君到館舍拜謝使者,使者避開。上介佐助使者聽取國君的命令,為使者向國君行聘問、進獻禮,向夫人行聘問、進獻禮,國君返回,使者跟隨著到外朝請示,國君辭謝,使者返回。
使者返國前,在外朝向主國國君贈送成雙的禽鳥行三次拜禮。主國侍奉使者的人聽憑他行禮。使者啟程,住宿在主國國都的近郊,主國國君派贈人像相見時一樣贈送束帛,使者在住處門外接受,行如同接受慰問時的禮儀。國君派下大夫這樣贈上介禮物,派士贈送眾介禮物。士送他們到國境。
2.5 使者返回本國,到達國都近郊後,請求完成使命後回報,為此穿上朝服,在車上設置旃旗,行禳祭後進入國都,然後入朝,把禮物陳列在燕朝上,以西邊為上位。在西邊把公家、私人贈送使者的禮物及公家贈送上介的禮物陳列出來。束帛各自放在它們的庭前空地上,獸皮在左邊。國君麵向南,卿讓使者進入朝堂,使者拿著圭玉,絲墊懸垂著,麵朝北;上介拿著璋,絲墊折著,站在使者的左邊。使者完成使命回報說:“按國君的命令向某國君行聘禮,某國君在某宮接受禮物,某國君兩次行拜禮。”塚宰從國君左邊接過圭玉,使者接過上介的璋玉,也照此轉達被行聘國君的命令。接著使者拿著一束素色紗絹報告說:“某國君派某位贈送的。”然後把它交給塚宰,接著再拿著放有璧玉的束帛這樣報告。其次使者報告受慰勞、賜禮物的經過。國君說:“好。你不是能出使四方嗎?”使者把禮物交給上介,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國君回拜兩次。私人贈送的禮物不報告。國君慰問使者路途勞苦,使者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國君回拜兩次。如有進獻,就說:“某國君賜予的。國君您可以把它賜予下屬。”上介不拿禮物,報告主國國君的賜予,如同使者報告時一樣行禮,國君慰問上介路途辛苦,上介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國君回拜。慰問士介也如此。國君命塚宰賜予使者禮物,使者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賜予介,介也兩次行拜禮,行稽首禮。然後退出。介都送使者到他的家門,使者為他們屈尊隨行行拜禮。
使者到家後,把禮物放在自家大門外,然後到禰廟,在室中鋪設席、幾,進獻幹肉、肉醬,陳設觶酒。在東階上鋪席,進獻幹肉、肉醬,室老二獻,士三獻酒。一人舉起酒爵,獻給隨行的家臣。主人舉起酒爵,向隨行的人敬酒,全部敬遍,然後走出廟門。上介到家也如此。
此外在行聘禮時還有一些具體規定。如小聘叫做“問”,不進獻加上璧玉的束帛。向主國大臣進獻束帛和馬,但不向國君夫人進獻。國君不在廟中鋪設席、幾,不用甜酒招待主賓。私人見麵,不登堂,不到近郊對使者進行慰勞。再如用來朝見天子的禮物,要求圭玉和墊子都是九寸長,上部一寸半削成圓形,厚半寸,寬三寸。墊子用三種顏色相間成為六等:紅、白、黑、紅、白、黑。拜見諸侯,用紅綠兩色的墊子,圭玉八寸長。拜訪大夫的禮物在近郊停放,分行陳列,使者到來,宰夫又把鹿皮和馬交給使者。又如,聘問的話語雖沒有規定,但要謙遜而和悅。話語多就是策書祝辭,話語少又不能通達意思。話語如果足以表達,那意思就到了至極。使者辭謝說:“不合乎禮,不敢。”回答說:“不合乎禮,不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誠可謂方方麵麵都細致入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