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會問,手足情、兄弟情永遠不會被商業利益所打敗嗎?
王中磊坦誠地回答道,有的時候心裏會想這個問題,隨著資本的積累,隨著自己利益、財富的擴大化,這種東西會越來越涉入思考之中。另外華誼已經從家族化變成了一個不斷地有股東加入的公司,應該還是非常科學的管理,不會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有這樣的問題,王中磊說他會選擇退出,去享受屬於自己的人生。
談起現在的生活,王中磊就說,如今一半時間陪家人,另外一半時間去做電影裏一些自由的事情。比如幫電影導演去做一些推廣、融資工作,因為如今他覺得自己這方麵經驗特別足,希望能幫助一些年輕導演。
哥哥王中軍談到弟弟王中磊,也很有感慨,覺得王中磊帥氣聰明又招人喜歡。雖然他們兄弟進入國家機關,都要依靠家庭的人脈關係,但是王中磊似乎格外順利,“我聽爸爸說,那個處長麵試完中磊,當場就定了。爸爸說,處長可喜歡中磊了。”王中軍回憶說。在大多數時候,王中軍叫他的弟弟“中磊”,但也有一些時刻,難以抑製的疼愛之情會流露出來,他會說“小磊如何如何”:“我當兵回來小磊小學還沒畢業,他第一次跟同學去北戴河玩,我給了他70塊錢,他覺得自己太有錢了,還請同學吃飯。”
當初創業需要弟弟來幫忙,如今他的幫助使得華誼發展到今天,王中軍很中肯地評價了弟弟的能力:中磊對於華誼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其實當年他進入華誼的時候,自己完全沒料想到他會給這個公司帶來這麼大的活力和動力。應該說中磊首先是個優秀的電影人,他是那種典型的狂熱影迷,正因為他熱愛這一行,所以才會將全部熱情都投入工作中去。而且他比較細致,在很多方麵都正好和自己互補。至於分工,用句比較空的話講,自己主要負責企業戰略方麵,比如說,自己會判斷一個公司是否值得投入資本,然後決定是否要進行這種資產並構。而小磊則在並構之後,對這個公司在整個產業鏈條上的位置和其贏利模式進行了解之後,負責具體經營管理工作。
至於華誼是否是家族化企業這個問題,王中軍說:“如果是完全沒有家族化的印記是不現實的,而且名字上就體現著家族化。華誼兄弟公司,本身就有個‘兄弟’嘛!但我們確實正處在一個逐步公眾化的過程。比如說,我們一直在吸引新的合作夥伴,就像TOM和阿裏巴巴他們。當然,即使如此,我本人仍持有華誼70%以上的股份,仍擁有絕對的掌控權。可這至少說明,華誼絕無意走那種類似家庭作坊的路子。我們整個公司的審計都是找的國際知名審計公司,公司內部財務管理也都是按照美國標準進行實施。所以我想,華誼至少不會成為那種狹隘意義上的‘家族化企業’。”
1994年,王中軍和王中磊兄弟創立華誼兄弟廣告公司,獲得為中國銀行導入CI標準化規範這項4.5億元的大單,成為中國銀行的廣告總代理。
1997年,公司年銷售額達到6億元人民幣,華誼廣告公司進入中國十大廣告公司行列。
1998年,開始進軍電影業,投資拍攝了第一部電影《鬼子來了》,之後有馮小剛導演的電影《沒完沒了》、《一聲歎息》等正式進入電影行業。
2000年,在並購金牌經紀人王京花所擁有經紀公司的基礎上成立華誼兄弟時代經紀有限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藝人經紀業務。並於同年12月,成立華誼兄弟太合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正式踏入影視界。投資賀歲電影《防守反擊》、《刮痧》。
2001年1月,成立華誼兄弟太合文化經紀有限公司;並於同年投資拍攝《大腕》、《尋槍》、《天地英雄》等影片。
2003年,投資拍攝了《手機》,一舉奪得年度內地國產片電影票房冠軍。
2004年,監製《可可西裏》,在國內外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成績,《天下無賊》更以票房過億的好成績備受關注。同年10月31日成立華誼兄弟音樂公司,在影視圈、音樂界各自負有盛名的華誼兄弟投資公司與戰國音樂兩大品牌締結聯盟。
2004年12月9日,華誼兄弟出讓35%的股權,成功向香港上市公司TOM集團募集資金1000萬美元,也完善了華誼兄弟的股權結構,為公司上市鋪路。
2005年,公司名稱變更為華誼兄弟影業投資有限公司,取得《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後,加大對電視劇的製作投資。其中《士兵突擊》衛星頻道累計播出21次,排名2007年第一位。也是在同年,金牌經紀人王京花帶領一些藝人跳槽橙天娛樂,令華誼兄弟經紀公司實力大受影響,但其後實力恢複。
2006年,以《寶貝計劃》、《雞犬不寧》、《夜宴》、《墨攻》等幾部大片占據國產電影市場半壁江山。
2007年底,王中磊監製、馮小剛導演了戰爭大片《集結號》。沒有一位明星的《集結號》,上映三周票房即近2億,寫下國產片新的票房奇跡。
2008年,投資拍攝《功夫之王》、《李米的猜想》、《非誠勿擾》,其中《非誠勿擾》再創逾3億票房輝煌。
2009年,投資《遊龍戲鳳》、《拉貝日記》、《追影》、《風聲》。
2009年9月27日,證監會宣布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第七批創業板擬上市企業審核,擬發行4200萬股A股,發行後總股本約為16800萬股。
2009年10月30日,正式在創業板上市交易。
§§華誼旗下明星
(截至2010年1月11日,以下以姓名拚音字母排序)
安以軒 BOBO 陳紫函 車曉 陳思成 成泰燊 陳曉 董璿 段奕宏 鄧家佳 黨淏 丁嚀 範文芳 馮遠征 範誌博 馮紹峰 房子斌 鞏新亮 郭家銘 胡靜 胡可 霍思燕 黃曉明 何琢言 薑鴻 景崗山 賈乃亮 李冰冰 劉孜 劉芸 李玥 李宗翰 李晨 羅海瓊 李易祥 劉科 李心彤 李琳 李乃文 李海濤 劉金山 陸毅 李倩 李鑫雨 馬可 孟廣美 聶遠 寧露 齊奎 喬振宇 任程偉 任泉 蘇有朋 邵兵 邵汶 薩日娜 湯嬿 吳佩慈 王斑 王寶強 吳健 王曉晨 徐帆 許還幻 熊乃瑾 徐若瑄 薛佳凝 許晴 於震 姚櫓 楊立新 袁文康 伊能靜 朱亞文 張涵予 周迅 趙毅 張譯 張國強 鄭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