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大內總管”與“時尚先生”(2 / 2)

單純的“時尚先生”

王中磊對於整個華誼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和哥哥王中軍的緊密配合,使得華誼的具體事務井井有條,王中軍從來不會為具體的瑣事操心,全權交給弟弟管理。但王中磊沒有把自己視作全知全能的“神”,他說他也會累,也會迷茫。

如果單純從物質上說,王中磊已經很成功了,他有自己的大房子,有自己的時尚追求,但他感覺自己現在在物質上的沸點比較低了。他坦言自己更願意融入家庭,享受家庭帶給他的安逸和快樂。王中磊說自己最理想的狀態是運籌至上,不過並非是一定要掌控和把握住自己所做的一切,那樣的生活太累——他希望能夠讓自己的生活有多一些宣泄的口子,給自己更多的自在和自由。

如果讓他談起自己和王中軍的創業曆程,他不喜歡總是回憶著過去的種種艱難或是成就,他認為能夠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我應該不算懷舊的,因為我那段曆史也沒有什麼可懷舊的。更多的可能是說比較注重當前所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了,自然就有未來。”他坦然地麵對著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同時他不相信人生規劃這種說法,“別設計人生規劃那個東西,因為每天接觸的新事物都使你應接不暇……該來的就來了”。

關注當下,做好眼前的事情是王中磊一貫的信念。他曾經講過關於默多克的一個小故事:在土耳其的曆史上,有一個英國記者改變了當時土耳其戰爭的命運,這個記者,隻是被委派去作這場戰爭的采訪,當他反饋了真實的戰爭之後,引起了世界的關注,從而使這場戰爭結束了,這個人就是默多克。在當時的整個西方界他成為了英雄般的人物,而他的孩子現在締造了自己的新聞王國。王中磊由此感到,先不要想自己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而是去做好每一件事情,自然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因此他認為在做電影的時候,他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作品背後的人,這樣更有意思。

2005年,王中磊入選時尚雜誌社年度“時尚先生”,走進他的家,會讓人覺得這個榮譽的確實至名歸。牆上掛著中國當代藝術家的油畫,歐式的古典家具間點綴著別具味道的現代雕塑,法國紅酒和古巴雪茄整齊地分別擺在酒櫃和保濕櫃中,旁邊則是精致的咖啡具。在太太的打理下,不一會兒咖啡的味道就透過巨大的窗子飄到了院子裏的草坪上……靜下來的時候,偶爾能聽到不遠處馬場傳過來的嘶鳴,居然與音響中的Lounge音樂絲絲入扣地混合在一起。

在王中磊的衣櫃裏既有DIOR、KENZO、VERSACE這樣的大牌時裝,同樣也有他來自紐約、巴黎街邊設計師的定製收藏。他十分喜歡談那些時尚的事情:“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的Collect店感覺太棒了,一樓是最好的雜誌和CD,二樓、三樓可以買衣服,地下的小酒吧煙霧繚繞,他們的特色就是收藏世界上各個品牌的礦泉水,裏麵坐的全是漂亮的男女生。”

去過那麼多名城,王中磊最中意的還是紐約。“一到巴黎,你就特別想死,因為實在是太好了,你簡直想一輩子生活在這裏,但是過了兩天,你還是感覺悶得想死,因為城市總是那副老樣子。紐約就不同了,它永遠都是變化的集合地,你推開一扇破舊的鐵門,裏邊就有可能是一個博物館。而且紐約擁有的是世界文化,藝術家都是半瘋,但是跟紐約這個城市一碰撞,‘啪’的一下就正常了,紐約人也有自己的喜歡和不喜歡,但是很少對什麼東西排斥和不接受。這樣的城市讓我永遠都不會覺得厭煩。”

其實,是不是當選“時尚先生”這個稱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王中磊已經在與華誼共同成長的這十餘年,找到了自己的夢想和生活。他坦言這麼多年,自己其實還是“一直很單純”。即使是長期與高調華麗的娛樂圈打交道,他始終保持著低調、自我的生活,他有自己的時尚追求,也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從這一點上說,王中磊足以被稱做時尚先生。他知道,未來就在前麵,他並不懼怕挑戰,也不畏懼任何改變,他牢牢把握住當下,用一顆赤子之心盡情享受低調華麗的人生。